第420章 林业部的委托 (2/5)
措施。钱学森同志最近也在建议国家发展草产业,系统发展草原,提升草原的亩产值。”
钱老在今年6月份提出发展草产业,甚至要专门成立草业局,专门管理草原,种植高价值牧草,带动养殖业,奶产业等。后来认为草业局远远不够,应该成立草业部。
对钱老了解越多越发现,他的贡献远远不止在导弹、卫星等科技领域。
“如今最成功的林场就是塞罕坝,塞罕坝已经完成机械造林十余万亩,人工造林八十余万亩,总共已达到百万亩的造林规模。塞罕坝气候恶劣,但也有它的造林优势,附近的水资源比较丰富,沙漠上运水十分麻烦。”
介绍完毕后,刘一民说道:“我在美国认识的一些民间环保团体,他们也准备给咱们捐赠。不过这个周期比较长,但一旦形成规模,资金不一定低于这五十万。”
“真的?”杨忠的眼前一亮,林业部的其余人也都兴奋了起来。
刘一民看到大家过于激动,赶紧说道:“真是真,不过具体能发展到什么地步,还不一定。”
“有总比没有强嘛!”杨忠幽默地说道。
杨忠又具体的询问了一些信息,再次提到了美国环保基金会想要派人监督资金用途和设立办事处的事情。
“千万别,美国人啊,一个个都跟传教士一样。看着引进来的是几个人,实际上说不定是几条狼。来到了中国,还不得大肆宣传美国所谓的环保理念。美国人大部分人都不信的事情,咱们也不能跑到咱们这儿叫唤。”
“我了解到美国人讲的这个环保,好像跟咱们有种树有相同的地方,这个有什么坏处吗?”
刘一民解释道:“他们这个环保不单单是种树,咱们要发展工业,工业不可避免的会带来污染,他们也反对这个。要想不污染,只有不发展。美国对地球的污染可比咱们大多了,咱们的任务是脱贫走向富裕,他们应该多想想环保的事情。
加上外来的和尚会念经,没忽悠到美国人,再把咱们给忽悠可就不好了。”
林业部的人肯定站在林业的角度考虑问题,可是换一个全局的角度看,对刘一民的话就认可了。
“不过要是咱们人手不足,可以招募一些环保主义分子当志愿者,让他们亲自为国际环境保护贡献一份力嘛!”刘一民的笑声中带着一点坏。
“让老外来?他们吃饱了撑的吧!”有人嘟囔道。
杨忠瞪了对方一眼,不过也觉得这事儿好像不太行。
“你们不了解这帮人,确实是吃饱了撑的。西方物质丰富,但心灵很空虚,常年的环保教育下,他们对自然抱有愧疚之心。当然肯定有人是浑水摸鱼,但不乏有人是真心想做。
我接触的旧金山环保团体,这群老外有钱有时间,只要教育的好,挖坑种树肯定有劲儿。
但在招募之前,得想好如何管理这群人,把他们当做普通的林场工人对待,不能有特殊优待。一旦有了优待,这人就容易出现骄狂之心,吃不得苦,慢慢地就远离了初衷。”
会议室内,林业部的众人面面相觑,不知道该不该相信刘一民的话。
西方环保主义者目前还是比较正常,可后来是越来越极端。
杨忠咳嗽了一声:“我们接下来研究研究。”
“还要在国际上宣传一下植树造林的成就,吸引一些基金会捐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