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 一根筋变成两头堵 (4/5)
控了不少人。另外也不知道,美国政府接触了咱们多少赴美的作家。”
“唉,一民这个事情,搞得我现在心里七上八下的。”徐驰无奈地说道。
今天他之所以来到沪市,正是要赴美参加聂华令组织的爱荷华国际写作训练营。
刘一民笑着说道:“只要你自己不变,他们也不能强来。国际写作训练营,还不敢明面上跟中情局勾结在一起。我想了想,更多的是想用中美之间的社会发展,对中国作家产生的内心产生冲击。加上使用一些文学奖、艺术奖之类的诱惑,让作家思想主动向美国的意识形态靠拢。”
简短的聊了半个小时,徐驰起飞前往美国。刘一民重新买了一张飞机票,飞回了燕京。
刚落地燕京,文化部又把刘一民给接了过去。作协张广年、曹禹等文联和作协的领导都坐在这里,想询问一下事情的经过。
夏言笑着说道:“还想回家?先跟我们聊聊再回去吧!”
“您各位都想知道什么?”刘一民问道。
“都讲一讲吧!”
刘一民先将行李箱打开,里面有许多的美国报纸。会议室里的人都过来拿了几份,刘一民将黄色的信封装到了皮包里面。
这信封里面装的是美元,尼琪给刘一民的演讲费。这些美元刚好符合个人携带美元的规定,其余的稿费之类只能通过汇款的形式送回国。
刘一民开口将事情的来龙去脉都讲了讲,从马尔克斯受到监控到邦德前来找他。
如今文联里不少人都到过美国,丁令、王濛等人还参加过爱荷华国际写作计划。
刘一民只叙述了一下事情经过,并没有讲太多。
张广年说道:“此举也说明我们在文化交流上也得多留点心眼,美国人一如既往的虚伪,我们需要多加防范,我们是要交流,但也不能把文艺战线拱手送人。
上次要挖人,这次要策反,下次呢?”
“老张同志,这话说的也对,但也不对。美国的发展确实出乎我们的预料,他们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学习。没去之前,我们谁都没办法想象,没钱靠信用卡就能买房子,买汽车,超市里琳琅满目的商品供顾客挑选……
交流的大门一旦打开,就不能再关闭。”
丁令的话一出口,张广年说道:“大门自然不能关上,但是我们要好好想一想,如何去管理。总不能让美国人将我们的文艺同志一个个收买了吧?”
“我们要相信我们自己的同志,比如一民同志,处理的就很好嘛!”
看到大家都在争论,夏言有点头大,于是说道:“今天只听一下事情经过,先不下结论。至于如何做,以后再继续讨论。”
正如同丁令所说,大门一旦关上就不能关闭,以后交流只会越来越扩大。既然如此,那此类事情根本没办法防。
等其余人走完了,曹禹和夏言两人又问起刘一民具体的情况。刘一民一一向两人做了说明,夏言说道:“向文研所提供十万美金?美国人真是财大气粗啊,让文研所研究什么?”
“研究让中国人如何接纳美国文化,通过研究结果影响决策,为美国文化进入中国提供便利。
另外,沈老,各部门都得注意,美国这个民主基金会每年能从美国国会拿到大笔的经费,说是支持,其实就是支持一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