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百老汇剧院求合作 (3/5)
不时询问一些问题。
尼琪笑道:“记者女士,你是要对我进行采访吗?”
“可以吗?尼琪女士!”于佳佳询问道。
“可以,你可以问我任何问题。”
于佳佳询问刘一民的在美国的销量以及真实评价,尼琪不断地进行举例,告诉于佳佳在美国刘一民是多么多么的受欢迎。
聚会在生命之树浸会教堂举行,这里是黑人社区的教堂。在旁边的街道上,尼琪向于佳佳和刘一民展示着十几年前黑人社区经历过的惨状。
1965年,洛杉矶爆发黑人骚乱,国民警卫队镇压造成三十多人死亡,一千多人受伤,街区伤痕累累,现在还能看到当时的惨状。
“仅仅是因为黑人酒后驾车,就引发如此大规模的暴乱?”于佳佳感到不可思议。
刘一民说道:“黑人和白人之间本就关系紧张,白人警察对黑人有歧视,而美国警察拥有最大限度的开枪自由,跟咱们国家并不一样。
黑人一个动作不小心,就容易吃子弹。”
“刘说的没错,关系很紧张,因为执法争执,黑人社区开始爆发暴乱。洛杉矶成为火海,街道被国民警卫队接管,道路上挂着‘要么左转,要么挨枪’的牌子…”
如此的剧本,在美国不断上演。误杀、骚乱、镇压平复,等过几年再来一个轮回。
“简直不可思议。”于佳佳说道。
刘一民暗道,黑人太缺乏组织了,烧烧抢抢就能平息心中的怒火。他们要是有行动纲领和行动总目标,真能让美国白人喝一壶。
于佳佳在车上不断地拍着照片,等到了教堂,外面早已经站着了不少欢迎的人群,一个个穿着黑色的西装,看着就是黑人里面的上等人。
尼琪一一的跟刘一民做着介绍,有一个奇特的黑人引起了他的注意,身上沾着红色的棉花,刘一民没等尼琪介绍,就伸出手拥抱了一下他。
“这是米歇尔·巴斯奎特,擅长涂鸦,是新表现主义艺术家,在美国很有名气。”尼琪介绍道。
米歇尔·巴斯奎特擅长用文字和各种符号,表达神秘性、宗教性和指代某种具体的事物,喜欢用棉花和肥皂、牛奶等来展示种族压迫的历史,他具有反种族主义立场。
用神秘和别人看不懂的内容来表达情感的人,刘一民认为或许本身的精神就有问题。尼琪低声说,此人确实已经患上了被害妄想症。
走到教堂里面,刘一民向他们表达自己对他们的感谢。
巴斯奎特说道:“教授.刘,我对你作品里展现出来的宗教风格十分喜欢,我觉得我们是同一类人。”
“我们当然是同一类人,我们都在为种族平等而战。”刘一民微微一笑。
站在台上,刘一民又是一通演讲。这次全是黑人,演讲的力度就更大了一点。
“美国的发展燃烧的是黑人的肉体,四处狂奔的战车里,装的是用我们血液制成的汽油。”
台下的黑人听到后目眦欲裂,巴斯奎特更是狠狠地揪着自己胸前的血棉花。
“世界上只有一种棉花是红色的,那就是美国的棉花!”
于佳佳听着刘一民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