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左手美人右手经,不负如来不负卿 (4/6)
p; “早知如此,当时何必那么强硬!”刘一民嘴角噙着笑。
丹麦的吕特说道:“不好意思,刘,我这几天一直跟总部联系,用你们中国话就是嘴皮子磨破了,最终决定放弃之前的坚持,跟你交个朋友。”
刘一民盖完章后看着吕特,似笑非笑地说道:“签就签吧,也不用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
这洋鬼子,还想卖给刘一民一个人情呢!
吕特红着脸拿着合同离开了四合院,刘一民和张广年等人在他们离开的时候,亲自送他们登上飞机。
“希望早日传来出版的好消息。”刘一民一一跟他们握手告别。
马赛丹尼搂着刘一民的肩膀说道:“期待你再次来到浪漫的巴黎,我将在塞纳河畔的咖啡店等你。”
刘一民憋着笑说道:“后会有期,我的朋友。”
张广年说道:“期待咱们中欧的文学交流和出版继续扩大。”
简而言之,我真想挣你们的钱啊!
等飞机起飞后,刘一民和张广年坐车回到市区,张广年高兴地向他表示,作协居中联系,又签订了十几本外国出版合同。
“对作者来说是好事,对国家来说也是好事。其中签订合同有《高山下的花环》、《人到中年》等。”张广年说道。
“他们能出版,老张同志你厥功甚伟啊!”
张广年不居功地说道:“就能牵个线搭个桥,能出版还是他们写的好。”
文化部传来消息,国家正式批准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不出预料的话,将于下个月正式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刘一民听到消息后,立即赶到了文研所,闫真几人放假已经回来了,偌大的中文系,只有他们几个在工作。
“在看什么书啊?”刘一民问道。
闫真立即起身说道:“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
“先别看了,吴教授研究组的资料拿出来我看看。”
闫真立即让人将资料找出来,送到了文研所旁边的办公室。
资料看完之后,刘一民来到了吴组缃的家里,告诉他即将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事情。
“文件在这里,你看看。”吴组缃将几人整理好的资料递给了刘一民——《关于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认定的必要性及大类分类》
“燕大文物考古系的教授提供了不小的帮助,资料比较翔实,可以给相关单位申请时提供资料查找的指导。”
文章后面,将国内可以申请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分类,分类之下又按照不同的文化区域、地理区域、时间朝代、节日进行了划分——故宫和长城名列放在第一位。
刘一民又跟几个教授开了开会,让里面的内容再详细完善一下。
散会后大家都没有离开,直接坐在了文研所的办公室里面,如今系办都装了风扇,文研所有额外的经费,多装了几台,倒也没有那么热。
刘一民拿着笔走到几名教授旁边,在上面加上了——“泡菜”两个字。
    “泡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