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 《戏台》 (3/5)
等所有人都到齐后会议正式开始,夏言跟每一个与会者都打了一声招呼。
“冯至教授、吴组缃教授、王瑶教授、袁行霈教授、邓广明教授,汪阳、刘佩然”
邓广明是历史系的系主任,跟刘一民有过几面之缘,第一次是他在宿舍大谈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时,吸引了邓广明。
刘一民到历史系一谈,邓广明就加入到了团队里面。
“同志们,从今天开始,中华文化保护与发展研究所正式成立了。中华文化保护与发展研究所是文化部直接管理,下拨专项经费,设在燕大中文系的国家级社科领域的研究所。
我夏言任所长,刘一民同志任副所长。刘一民同志虽然年轻,但在对西方文化传播、殖民地后殖民时代文化、传统文化保护三个方面都有研究。
桌子上摆的是刘一民同志前几年写的专项论文,对西方文化的渗透问题做了大量的分析。
当时我看了之后觉得有点危言耸听,但这两年再看,是不是都被料中了?这就是研究所成立的初衷。研究成果入内参,并对政策提供指导和咨询。
我们向西方学习,但不意味着我们要改变自己的根本。泱泱中华,文化不能在我们手里丢了。”
夏言激情澎湃,下面的教授深受触动。开场词完毕之后,其余的教授开始讲自己的观点,并表示一定会配合研究所的工作。
吴组缃说道:“我们是研究古典文化的,越研究越觉得咱们老祖宗的东西好,所以咱们不能丢掉。文化没了,咱们还怎么说自己是中国人呢?”
吴组缃的话音落下,众人纷纷鼓掌。
冯至说道:“如今初开国门,西方的文化太强势了,就如一民这论文里所讲的。西方会千方百计的让我们的社会系统跟西方的社会系统保持一致,不仅如此,慢慢的还会用他们的节日取代我们的节日,不少地方都开始过西方的圣诞节。
在一些人看来,西方的东西,就是好东西。”
聊得很热闹,刘一民特意配备了茶歇,用甜点和水果给这些教授保持体力。
朱光遣看到后很满意,看来自己当时在中美比较文学论坛上讲的话,刘一民听了进去。
汪阳代表文化产业研究小组发言:“近年来电影市场被外国电影冲击很严重,当然我们可以讲我们的老百姓一时好奇,是一时的,可万一是长久的呢。我的意思不是限制外国电影,毕竟我们开国门就是学习的。
我们的电影想要拍的好,就得不断地改革,一民说过,他们可以进来,我们也可以出去。但如何出去,如何巩固自己的电影市场,这就是需要我们研究的问题。”
三个小组依次讲完之后,夏言让刘一民发言,他的发言也是接下来的研究方向。
刘一民分别对三个研究领域做了讲解:“西方文化跨国传播,传进来是必然的。我们能做的就是传进来好的东西,让坏的东西少一点。在适当的时候,将我们的文化传出去。
这方面的研究其实依托于其他领域的研究,研究小组里以后会有更多的新闻传播领域的教授。要着重研究外国文化如何进来、咱们如何出去、人才如何培养。
新闻记者的思想培养实在是太重要了,袁教授,你是做新闻教育的,文研所可以支持您在这方面进行研究,研究如何培养咱们自己的新闻人才。”
袁行霈高兴地点了点头,研究有了支持都好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