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组建国家级智库 (2/4)
br /> 你就一配角,说那么多的话合适吗?
朱时茂说道:“一民同志,恭喜您喜得双胞胎。”
两人跟着李俊和卫廉来的华侨公寓,不好跟着进去,只能找个地方躲了起来,看到两人走后才进来了。
“太客气了,进来吧!你们两个现在可是大角儿,能来我非常高兴。”
今年春晚,陈佩斯和朱时茂凭借着《吃面条》火遍大江南北。由此也开始了两人黄金搭档的合作生涯,此后频频登上央视的舞台,直到98年《王爷与邮差》演出时各种“失误”频出,之后便告别了春晚的舞台。
两人刚走进公寓,杨秀云便认出了两人:“吃面条?”
“阿姨,就是吃面条,我俩演的,怎么样?您也看了?”
杨秀云乐呵呵地说道:“看了看了,我们一家人都喜欢看,没想到今天终于看到活人了。”
“阿姨,您也挺有幽默细胞的。”陈佩斯乐呵呵地回应道。
在杨秀云眼里,陈佩斯和朱时茂两人可比李俊和卫廉厉害多了。
走进客厅,杨秀云给两人洗了洗水果,一边热情地让他们吃,一边询问两人当时是怎么演的。
朱时茂和陈佩斯两人还现场来了一段,逗得两个小家伙也嘿嘿笑了起来。
朱时茂笑着说道:“这两个孩子真俊啊,看来父母长得好,生下的孩子也好看,那我就不担心了。”
“你怎么就不担心了?”陈佩斯调侃道。
朱时茂得意痒痒地说道:“我难道不英俊吗?佩斯,我看你应该担心一下!”
两个人随口一聊,就是小品,听得杨秀云再次乐呵呵地笑了起来,直夸这俩小伙子有意思。
朱霖插嘴道:“我看你们两个人应该一直合作下去,等到以后一定能在喜剧领域有一番大的作为。”
“我以前一直想演电影主角,我现在想明白了,我可能就是擅长喜剧方面,适合逗观众笑。”陈佩斯老实地说道。
朱时茂搂着陈佩斯的肩膀说道:“没想到我们两个能成为搭档,也多亏老陈照顾。”
朱时茂去年调到了八一厂,本来想在荧幕上展现自己,没想到能在春晚的舞台上红遍半边天。
朱时茂的经济条件不好,妻子是福州军区的话剧演员,自己挣的钱要寄回家去。
陈佩斯的经济实力就比朱时茂好多了,老爹是八一厂的著名演员。
相比陈佩斯,朱时茂对于挣钱有更大的渴望。
两人旁敲侧击的想向刘一民学习一下如何写剧本,陈佩斯说道:“我们想在小品的这条路上走下去。一民同志,这种表演形式不仅在春晚,在全国也是第一次。所以,我们两个有责任将这种表演形式发扬光大。”
1983年春晚的舞台上出现过严顺开表演的《阿Q的独白》初具小品的雏形,但因为依托改编的电影剧本《阿Q正传》,缺乏独立的叙事结构,并没有被认为是小品。
无论是对于哪一行业来说,“鼻祖”这一称号都是无数人追逐的目标,两个人摸到了小品的门,自然想要走进去,将楼给盖起来。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