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拜访巴老 (5/5)
“巴老,晓林师姐,这是老师、师娘还有万方师姐,霖霖送的礼物。”
旁边的保姆正准备接,李晓林抢先一步接了过去,笑着说道:“费心了,我看看万方给我带的东西带没。”
严家炎握着巴老爷子的手嘘寒问暖,巴老笑道:“我老头子身体还硬朗,你们冲在文艺一线,也要注意身体,培养更多的文艺接班人。”
到了餐厅,巴金特意让人做的川菜:“来到川人的家里,得吃川菜,你们尝尝,一民,肯定跟燕京饭店的没法比。”
李晓林说道:“父亲,我好好学学,争取做出一样的味道。”
几人一边吃,一边谈论着比较文学,巴金不轻易说话,总是先听再说。
李晓林在旁边谈论起《宠儿》这篇,几个人各有见解,但都认为这对国内的而言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一民,你这次来了,正好将文学奖给领回去,这次不用我们再寄了。你要是在颁奖的时候能过来,那可就更好了。”李晓林遗憾地说道。
巴金笑呵呵地说道:“文学奖对于作家来说是附属品,不用太过在意。不过这确实能起到激励的作用,《收获》今年获奖的几篇作品,都非常有分量。”
“对于一民来说是附属品,毕竟现在各大杂志恨不得每一家都设立个文学奖,一民获得的实在是太多。这还是作品只投《人民文艺》和《收获》,要不然更多喽。”李晓林调侃道。
临走的时候,严家炎终于说出了此行的目的,询问李晓林《收获》三月刊有没有印出来。
“还没有,怎么了?严教授?”
严家炎叹口气道:“我还想在论坛上给大家发一本《收获》,让诸位同行研究一下一民的呢。”
《宠儿》一出,将在学会上奠定燕大在现代文学方面的引领地位。严家炎的小心思被李晓林给猜出来了,不过她也愿意帮忙。
“你们后天开会,第二天才研究西方文学思想教育,我让人印出一部分样刊送到会场。”
“晓林同志,那多谢了。”
“不客气,这对我们《收获》来说也是一次露脸的机会。”
九点半左右,刘一民等人走出了武康路。出来后,开车的王禹才懊悔刚才没跟巴老多说几句话。
“见面机会难得,我就这么给浪费了。”
三人相视一笑,欣赏着沪市的夜色回到了复旦招待所。到了招待所,前台人员立即起身看向刘一民:“刘教授,刚才有人来找你,说是你的同学,看你不在就走了。”
严家炎和孙玉石看向刘一民,刘一民道:“78级的李学勤,我们一个宿舍的,现在在复旦读研。”
“这小子啊!”
“好,我知道了。”刘一民笑道。
前台冲刘一民挥了挥手:“晚安,刘教授,有什么需要给我们打招呼,我们都很喜欢你的作品,《凯旋在子夜》我们看了好几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