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生命的意义是活着 (5/6)
了糕点、糖果装在了网兜里面,又掏出五块钱放了进去,当做老赵的火车票钱。
回去后老赵死活不要,还是曹禹开口说道:“老赵你拿着吧,回去给创作之家的同志们分一分。”
老赵这才收下,刘一民骑着摩托车将老赵送到了火车站。
正月十八,燕大正式开学。刘一民到中文系办公室的时候,学校内外和办公室楼都在进行着大扫除。
严家炎带着刘一民走进了后勤仓库,新印刷的教材就放在这里。学生们在班长的带领下,一个个从后勤老师的手里将教材领走。
严家炎拿起一本说道:“今年中文系大二的学生都将用上你的新教材。”
“严教授,现在有几所大学用咱们教材?”刘一民问道。
“将近三十所,北方学校就占了一大半。所以我联系了复旦中文系和美国文学研究学会,准备在沪市举办一场比较文学研讨会,邀请各大高校的教授学者参加,主要是南方高校。咱们的目的就是为了推介咱们的教材,你觉得如何?”
“您都已经联系过了,还问我如何?”刘一民将书放回到了原地。
“哈哈哈,那就这样办了,争取在3月初举办。”
刘一民跟着严家炎走回了中文系的办公楼,里面已经收拾的差不多了。
到了办公室,吴组缃笑着说道:“一民,瞧我根据《宠儿》写的这篇分析怎么样?”
“吴教授,您的文艺理论功底肯定是比我强。”刘一民接过吴组缃的文章看了起来。
旁边的几个教授在讲自己过年前后这段时间,都在看这篇,看的是意犹未尽,余韵悠长。
吴组缃写的分析完全是处于自己的爱好并没有想要发表,他之前的偏向于乡土文学,后来转向理论研究,也并不是研究现代文学的。
意思就是,并不专业!
就在此时,朱光遣走了进来,随手拿起吴组缃的文章看了起来,看了一会儿后摇了摇头说道:“老吴啊,你还是研究你的《红楼》吧!”
其余几个教授仰头大笑,吴组缃丝毫不生气:“我要是写的好了,你们这写搞现代文学的,岂不是要失业了?”
第一天大家都没课,办公室里充满了轻松的气氛。刘一民见了闫真几个人,看了看他们的毕业论文和。
“闫真,你的我就不讲了。你们两个准备好论文答辩,争取一次通过,工作单位都联系好了吧?”
“联系好了。”
“好。”刘一民没有再多说什么,让三人离开了。刘一民向严家炎推荐过闫真,但目前来看闫真是没办法留在中文系的。
下午快下班的时候,李俊将电话打到了中文系,高兴地说道:“一民,你今晚在四合院还是在华侨公寓?”
“我在四合院,李导,您这是?”刘一民疑惑地问道。
李俊笑道:“下班在四合院见,我带个朋友到四合院找你。”
“谁啊?”
“你不认识,但是以后就认识了,从桂省专门赶来的,他最近有点迷茫,找你来点拨他几句!”李俊说完直接挂断了电话。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