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让美国文学再次伟大 (2/5)
sp; 福赛尔是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教授,从事的就是文化批评。听到刘一民对美国文学的批评,一下子就赢得了他的认可,简直是异国知己。
上午的议题中,刘一民和保罗.福塞尔一唱一和,将节奏完全给把控住了,大家都紧紧围绕着美国现代文学进行着批评。
朱光遣低声说道:“我觉得对美国现代文学思想教材的编写,有新的想法了。”
团长王佐良看到朱光遣和刘一民在低声说话,情不自禁地侧倾了一下身子,想听到他们两个在聊什么。
上午会议结束,刘一民主动和保罗.福赛尔握手,两人亲切地朝着餐厅走去。
“保罗.福赛尔同志,美国文学的现状令人担忧啊!”
到餐厅门口的时候,刘一民笑道:“美国文学复兴迫在眉睫,一定要它当个事儿办啊!”
中午,社科院会务组给大家准备的都是中餐,但几个美国人都不会用筷子,急的是满头大汗,最后会务组给他们拿来了勺子和叉子才算结束。
史密斯抱怨道:“你们中国人应该学一学用叉子和勺子。”
“叉子和勺子还用学啊?有手就会。史密斯教授,使用筷子可以锻炼人的手指协调能力,并且锻炼大脑。为什么中国人数学比较好,使用筷子是一大原因。”
“是吗?”
“当然,你可以试着学一学。以前我们古人使用刀叉吃饭,后来发现筷子更好,于是我们就进化到筷子吃饭了。”
几名美国教授又试了一下筷子,最终无奈放弃。
到房间休息到两点,开始了下午的论坛。下午的讨论烈度已经不如上午了,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午休后睡醒没精神,还是上午太激烈了。
刘一民反正比较困,一直在打哈欠。上午频频看向他的几个美国教授,除了保罗之外,目光似乎都在有意无意的避开他。
这个年轻人不似老教授重待客之道啊!
下午会议时间,刘一民基本上没有怎么说话,旁边的茶歇倒是炫了不少。
会议即将结束之时,美国代表团团长厄尔.迈纳似乎有点不甘心,众目睽睽之下向刘一民抛出橄榄枝:“教授.刘,希望有一天你能代表中国学者来普林斯顿大学讲课,在美国你将享受到学术自由,写任何你能写的?”
“厄尔教授,你这是什么意思?”
“听说你们已经开始在审查资倾的文章,我为一些作家的未来感到担忧。”
刘一民毫不客气地说道:“厄尔教授,你们不审查共倾的文章吗?”
“我们比较自由。”
“是嘛,二战后的麦卡锡主义,美国政府制造的白色恐怖,联邦忠诚调查大清洗。厄尔教授,先把自己屁股上的屎擦干净再说吧,我要去接我妻子下班了,就不在这里奉陪各位了。”
刘一民冲着中国代表团的几个人点了点头,起身离开了会场。
第三天则是带着他们游览燕京,主要游览了清华大学和燕京大学,晚上到人艺看了人艺表演的《绿皮书》。
保罗.莫塞尔对刘一民说道:“你的《老人和狗》种树的故事,现在在美国十分受欢迎。我甚至觉得,你这本就是在为美国人写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