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再扛老北平文学的大旗(两更万字) (2/6)
bsp; 他们两个住在这里两耳不闻窗外事,周末的时候朱父和朱母会坐着火车过来给他们送点好吃的。
“明天我跟着老赵去打理苹果树,刘老师,你要不要跟我们一起?”朱霖光着脚丫子盘腿坐在沙发上,开心地问道。
“瞧把你开心的。”
刘一民坐在书桌旁,头也不回地说道。
“刘老师,不用上班,当然开心了。虽然我喜欢排戏,但是就那几部我也会烦的,就当出来散散心了。”
半个月的时间,《横空出世》的剧本已经写的差不多了,等从北戴河回去就可以把剧本交给人艺和万方的《剧本月刊》。
翌日早上,刘一民和朱霖推开窗户,呼吸着海边的新鲜空气。
老赵正在做饭,听到声音后出来看着刘一民和朱霖:“刘一民同志,朱霖同志,昨天休息的怎么样?”
“休息的可好了,恨没有生在这里啊!”刘一民笑道。
老赵边摘菜边抬头继续说道:“刘一民同志,最近市里面大家都在讨论你的还有你的歌儿,你听到没,隔壁的部队疗养院正在放呢。你们要是出去图安静的话,记得戴个帽子啥的,别让人认出来。”
“好,老赵,谢谢你啊!”
“没事儿,作家我见多了,一民同志,你是我见过最有才华的年轻作家。大家都争先恐后的想要认识你,谁都猜不出来你跑这儿躲清静来了。”
老赵正说着,听到厨房的声音赶紧跑了进去。
经理李记骑着自行车到了大院里冲着刘一民说道:“刘作家,今天的报纸我给你带过来了,你看看,还是在写《横空出世》。钱老亲笔写的评论文章,你瞧瞧。”
刘一民和朱霖快步走下二楼,木质楼梯吱吱的声音像是有老鼠在啃食一般。
“您看看。”李记将报纸递给了刘一民。
《向默默无闻的科学家致敬——钱学-森》
【《横空出世》里面的陆光达是无数科学家的代表,我向默默无闻的科学家致敬,我跟他们相比,我是幸运的,从一回国的那天起,我就被全国人民所熟知。
我跟他们相比,他们则是更伟大的那群人】
李记说道:“还有呢,还有呢,这是一些首长写的,报社代发的。”
李记将一摞摞报纸给刘一民都看了看,刘一民笑着说道:“谢谢你了,李同志!”
“别客气!别人能通过作协来创作之家是他们的光荣,您能来,是咱们创作之家的光荣。”李记转身冲着厨房问道:“是不是啊,老赵?”
“对,是创作之家的光荣。”老赵走出厨房,胳膊上都是面粉。
四个人相处的极为热闹,待饭做好了,大家一起坐在厨房吃饭。
“朱霖同志,你怀孕了,尝一尝这鱼,吃了鱼呀,孩子眼明心亮。不过海里面的东西也不能多吃,你们想吃啥,我去买回来做。”
老赵乐呵呵地说道。
“同志们费心了。”
“没事儿,咱们这儿房子不好,来的人少,我们也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