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书屋

第325章两弹一星——钱老来信(月底求月票) (2/5)

br />

    “美国鬼子可真够坏的,请一民到美国还不算,还想让老二留在美国!”刘福庆骂道。

    骂完之后又问道:“十五万美国钱是多少钱?”

    “官方汇率算,将近三十万块钱,要是黑市就更贵了!”

    “啥?三十万?能把咱们大队给买了?”不只是刘福庆,其余大队的社员也都吃了一惊。

    “一百万也不能到美国,美帝亡我之心不死,一民要去了,那就是汉奸,俺老刘家可是全县有名的革命之家,不出汉奸!”

    第二天,麦积大队的社员正在修路的时候,县里面的车队来到麦积大队,找到了刘福庆,夸他养了个好儿子,又要给他戴红花。

    麦积大队的路不好,李兰勇提议,在李兰勇的父亲支持下,社员们开始修路,不仅修大队内的农耕路,也扛着红旗修到公社的路。

    冬天农闲的时候修路,不耽误农业生产。

    县书记杨玉山夸赞不愧是刘一民同志的老家,生产觉悟就是高。虽然包田到户了,但是集体的心没有散,而是努力用双手改变贫穷面貌。

    “老人家说‘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我也要说,‘社员团结如一人,致富道路准能成’!”

    杨玉山询问刘福庆修路有没有什么难题,刘福庆趁机讲了几个难题。

    杨玉山当场同意拨一笔钱帮助麦积大队修路,用买修路工具,买骡马。

    等杨玉山走后,李兰勇笑着说道:“真是一人得道,全大队升天,咱麦积大队哪儿受到上级这么重视过!”

    元旦当天,《雷场相思树》正式在《人民文艺》发表。于此同时,刘一民还在接受采访,既然要树立典型,肯定不是报道一次,而是要连续报道。

    《中青报》《光明报》《新华社》还有一些跑得快的地方媒体都围到四合院里面采访。

    刘一民一家回答了五个问题,因为于佳佳是老朋友了,有所偏重,回答了她六个。

    接下来各个报纸分别发表新闻,没来的媒体就转发其它报纸的文章。

    《中青报》的标题是——《青年的梦想不止在外国能实现,在中国也能》;

    《光明报》的标题是——《青年人当以刘一民同志为榜样,树立国家发展信心》;

    《新华社》的标题是——《爱国精神薪火相传,从老一辈科学家到新一代青年作家》;

    《津城日报》的文章是——《爱国之情,远远不是十五万美元可以衡量!》;

    刘一民联系到了《新华社》,告诉他们将自己和老一辈科学家联系在一起很不妥当。

    豫省的报纸也跑到燕京对刘一民做了一个采访,标题直接用“我省走出来的作家刘一民”,充满了家乡自豪感。

    应付采访结束,刘一民以为完了。在《农民日报》工作的刘振云笑着跑了过来,也要给他写文章。

    “一民,这几天可够热闹的,陈大志和李学勤都来电报问我你的事情。”刘振云经过半年工作,成熟了许多,但是身上那股劲儿还没有变。

    也对,一个身怀理想的年轻人才在单位摔打了半年而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推荐小说:
骨海之青城秘史 貔貅崽进京战神爹 全员读心术,反派女配人麻了! 末日降临:我以系统挽天倾 极道渊祖 回到古代做燕王 陆总,太太拿到离婚证就跑了 渊宇谲辰 安丰传记 天命剑符
相关推荐:
神医下山,美女总裁倒追我 红月之祭 从小镇科员到权力巅峰 过敏原 烟火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