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 你去过美国吗?你就写? (1/4)
《人民文艺》发售当天,有不少的记者专门蹲在书店门口采访购买《人民文艺》的读者。
采访开头的第一句就是:你最期待的是哪本书!
无一例外,回答的都是《绿皮书》。
文学奖项的获得对于作品销量的提升,刘一民早就领教过了。当年获得茅盾文学奖的时候,也是如此。
《人民文艺》内,张广年和崔道逸一天激动的啥事儿都没干,甚至崔道逸专门跑到一家新华书店门口蹲了一上午,看到大家买的都是《人民文艺》后,才高兴跑回了编辑部报喜。
“老崔啊,咱们也不能太激动了,其他的工作还得拾起来,我已经通知发行所了,隔一星期给咱们报一下发行数据!”张广年冲着崔道逸说道。
崔道逸点了点头,压下心中的激动,回到了自己的工位上。
《花城》杂志这几年没少发表外国的,但是《人民文艺》这种注重政治和内容的杂志,并没有发表多少,几乎都是国内的。
《绿皮书》是国内作家写的,但是确实外国文学,整个杂志社都对这篇给予了高度重视。
刘一民坐在书房里面,并没有对《绿皮书》的发表给于太多的关注。
手里面拿着余桦寄给自己的书信,里面是稿子,刘一民看完之后,写上了自己的建议【建议投当地县市级刊物】。
除此之外,还有尼琪的电报。她在电报里面表示《凯旋在子夜》已经翻译完毕,本来翻译完毕后就准备出版,但是考虑到12月份的颁奖典礼。
他们希望刘一民参加完颁奖典礼之后,参加新书发售会,来提高销量。
并把《凯旋在子夜》的英译名告诉了刘一民,翻译为《中国的越南战争》,刘一民看完之后,立马提笔,幸好他们没有印刷出版。
刘一民给尼琪写了一封信,准备一会儿就通过邮电局转成电文发往中国书刊社。
在电报里面,刘一民告诉尼琪。中国的这场战争跟美国的越战有着根本的区别,是对越自卫反击战。
刘一民自己将的名字进行了翻译,提供了几个备他们选择。分别是《Victory》(胜利),或者是《Triumph at midnight》(凯旋在子夜)。
除此之外,并亲自写了一篇自序。在序里面,刘一民详细的讲述了写这篇文章的背景、起因以及自己在前线的所见所闻。
这篇文章自己仔细的校对了一下,确保没有什么问题之后,骑上摩托来到有国际电报业务的邮电局,将电报给拍了过去。
“同志,这么多字?”邮电局的工作人员看到上面的字数吃了一大惊,这得好多钱啊!
“对,不需要精简!”
将电文拍出去后,刘一民把《序》通过信邮递到了美国,也不知道信多长时间能够到,希望不要耽误了中国书刊社的印刷工作。
刘一民在信封里面答应尼琪,到时候参加新书的发售会,具体的细节到了美国再沟通。
国际电报业务的邮电局离人艺不远,刘一民办完事情,顺便来到了人艺。
朱霖从前线回来后,并没有当副导演参与排戏的工作。目前的人艺几乎没有什么要排的新话剧,她现在在话剧《凯旋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