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刘教授上课赢得满堂彩 (2/4)
我想问一下,法国的先锋文学出现是不是也是因为时代?”学生张黎站起来问道。
“当然是!”
“能给我们讲一讲吗?”
“法国的先锋文学在二战前就已经有了,这是因为在19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法国社会的发展,工业化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脱离了传统,开始变得破碎
文学也开始脱离传统,这一部分作家开始挑战传统写作方法,当然这只是其中之一。
法国一直是革命的摇篮、巴黎公社和一战,给社会带来了创伤,人们对理性和未来感到迷茫和焦虑.”
刘一民语速很慢,就是怕这些学生理解不了,可以随时进行打断。
等刘一民讲完之后,下面又有人提问:“刘教授,既然先锋文学的出现是社会发展和生活的现代化,人们的思想遭受到冲击,以及对未来的迷茫和不安,那你觉得咱们国家未来会出现先锋文学吗?
毕竟改革开放给大家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
“如果想让我确定的回答的话,我觉得会。”
刘一民转身在黑板上写下一行字“奋进的一代、迷茫的一代”。
“在改革开放之时,我们是接受外部信息最快的一个群体,但同时也是最迷茫的一个群体。
我们迫切地想要改变国家,但往往是想的太多,能做的有限,于是我们就会陷入目标的远大和现实的渺小之间——迷茫,甚至会动摇!”
“那我们如何不迷茫?”
“做好一件件小事,不要好高骛远,坚定对国家和民族、文化的信心!”
课堂铃声响起,81级中文系两三百名学生同时鼓掌,齐刷刷地站起来,大声地说了一句:“刘教授,再见!”
“咱们下周见!”刘一民笑着说道。
有人嘟囔道:“刘教授讲的这么好,应该多安排点课才对,一周一节,这对刘教授可真不公平!”
刘一民立即停下脚步,对着说话的学生说道:“这话在班里面说说就行了,可别让别人听到。我一个新教授,树大招风,每周能跟大家见一面,已经是足够了!”
走出教室,身后的学生赞扬道:“刘教授真是宠辱不惊啊!”
“是啊,很难想象,儒雅的刘教授,能在战场上把一个中尉给俘虏了,听说当时他身边好几个人呢,都被刘教授一枪一个送到了西天!”
“我也听说了,据说是一枪两个,串了血葫芦了!”
“一民,你可算回来了,哎呀,这阵子真是想死你了!”崔道逸和李书坐在了刘一民的书房里,激动地说道。
刘一民嘿嘿一笑:“师兄,你先说好,你是想我还是想稿子?”
“都想,主要还是想你这个人。知道你去了前线,尤其是看到你那篇《阵地上的月亮》后,提心吊胆,吃不好也睡不好!”崔道逸笑着说道。
“哦?师兄好像胖了?”
崔道逸尴尬地说道:“都怪李书,《凯旋在子夜》卖的实在是太好了,他太高兴,一高兴就拉着我下馆子,可不是胖了!”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