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深藏身与名 (2/5)
者是了解到的政治知识。
跟78年参加高考的考题相比,多了许多关于改革开放的时政题。
监考老师看着学生们一个个笔如游龙,满意地点了点头。
在燕大参加研究生考试的,都是燕大的学生。
下午是外语,对于刘一民而言并不难。
走出考场看到李学勤,他一脸的笑模样,刘一民就知道这家伙应该题答的不错。
“英语题比较基础,我英语不是很好,但是大部分都能够看懂。一民,说不定你英语能拿到最高分。”李学勤笑着说道。
“还行,最高不最高的不敢说,但过线肯定是没问题!”
两个人直接到大饭堂吃饭,到了宿舍就开始准备隔日的专业课。
刘振云坐到刘一民旁边笑着说道:“一民,你还用准备专业课?”
刘一民见他贱嗖嗖的样子,笑着问道:“你怎么还不去《农民日报》实习?”
“不着急!”刘振云百无聊赖地说道。
“那你的论文一定是写完了吧!”
刘振云黑着脸缄口不言,坐在床上开始思索论文的事情。
翌日,专业课考场上,刘一民看到第一个名词解释的题目晃了一下神,题目是“改革文学”。
自己出现在考研试卷上了!
想了想,刘一民快速地在纸上写下【改革文学是在改革开放时期出现的以改革开放背景为主题,对各行各业的出现的现象进行反应和批判的文学流派。
这一词最早于1980年鲁迅文学奖颁奖仪式上由获奖者刘一民同志提出,《乔厂长上任记》是我国第一部改革文学作品.】
写着颇有一种自夸的意味,不过名词解释就得这么答才行。
除了一个名词解释之外,在简单题里面,还出现了《理想》这首诗歌,让以这首诗歌作为例子,写一篇一千字左右的诗评。
燕大老师出题可真够给面子的。
专业课考完,李学勤搂住刘一民的肩膀说道:“嗐,一民,你想不想知道我那两道题怎么答的?”
“不是很想知道!”
“那就是想知道了!”李学勤说道:“我在名词解释里面,长达一半的文字都是在写你提出‘改革文学’的意义!”
【刘一民同志对改革文学的提出,标志着随着改革开放,我国的文学事业重心开始逐渐转移到改革这一领域上来,伤痕文学的影响力渐渐衰落,通过提出一系列的文学理论,大大推动了我国改革文学的发展,出现了诸如《人生》《纽扣》等精彩的文学作品。】
“我写得怎么样?”
“我要是改卷老师,肯定给你满分!”刘一民笑道。
回到宿舍,刘振云、陈大志、李兰勇三个人鼓掌欢迎他们归来,刘振云更是一口的顺口溜。
“满嘴顺口溜,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你考研!”李学勤轻轻地用拳头锤了一下刘振云的胸口。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