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文化部专项课题 (2/5)
上去。
等演员退到后台,几个导演和编剧离开之后,朱霖眼角的泪水一不小心就流了下来。
刘一民用手轻轻地擦了擦调侃道:“不苟言笑的朱霖导演,也应该喜怒不形于色嘛,这怎么还哭了!”
气得朱霖哭着用拳头锤了一下刘一民的胸口,接着趴在了刘一民的胸口低声哭了起来。
刘一民拍了拍朱霖的肩膀,低声说道:“赶紧擦擦眼泪,别让人看到了朱霖导演还会哭!”
“副导演!”朱霖又是哭又是笑:“谁爱看谁看!”
排练室门口的门被人推开了一个缝隙,正准备往里面进,看到这一幕,赶紧将门给关上。
“我突然想到,在走廊里聊一聊是不是更好!”
等了好久,朱霖和刘一民从排练场走了出来,朱霖低眉给大家打了一声招呼就离开了。
脸颊微红,顺便把衣领往上提了提。
刘一民走到了曹禹的办公室,曹禹问了问《纽扣》的事情,听到刘一民说已经定版就放下了。
“你在燕大讲的课,怎么记者都知道了?”曹禹问道。
“不知道啊,应该是燕大校报的人简单的记录了一下,不知道《光明报》的记者怎么知道了,给报道了出来!”刘一民无奈地说道。
讲课的内容,李玉如回到家的时候就有跟曹禹提,但李玉如毕竟不是文学专业的人,讲的也很有限。
有限到大概只跟曹禹讲了当时是多么的人山人海,热闹非凡,掌声雷同,甚至还引用了戏词。
不过这报道就讲的很清楚了,甚至引用了许多刘一民在现场的话儿!
“这份报道还算中立,但是围绕着报道,有不少的言语。不少人觉得你在胡说八道,文坛内外都有不少的议论!”
“我觉得我讲的挺委婉的啊!”
曹禹被气笑了,用手猛地点了点桌子说道:“你差点把未来文艺界要出汉奸这句话给说出来了!”
“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刘一民说道。
“你还挺振振有词的!”曹禹说道。
“老师,解放前,多少人思想西化,您又不是不知道,当然有好有坏。我也是提出了一点自己的见解”
“好了别说了,上面看到了这篇报道,非常感兴趣,通过文化部想让你做一个课题,关于中西方文化交流之后,对我国影响的课题。
这件事情是直接通过文化部,不通过燕大,所以啊,注意保密!”
曹禹看着刘一民无辜的眼神,笑着说道,刚才他就是给刘一民开个玩笑。
“课题经费呢不多,总共就两千块钱。”
“老师,你什么时候也学会这一套了,我胆小,可别吓我!”刘一民笑着说道。
“哈哈哈,让你以后说话啊,注点意!”曹禹将一封信递给了刘一民:“这个课题作为文化部的专项课题。课题经费不多,但你知道部里面是什么意思!”
这经费其实相当于刘一民的稿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