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借汝脑袋一用 (2/5)
p;“得嘞,这话听着舒坦!”
挂断电话,刘一民坐在书房里,听了听曹禹关于为师之道的授课讲解。
刘一民走出木樨地,揉了揉脑袋,距离自己真正开始授课,还有半年呢,距离当上教授当上副教授还有一年的时间。
骑着自行车,优哉游哉的回到四合院里,打开院门,将自行车放好,借着白炽灯的光亮打量了几眼。
这自行车还能用一段时间,摩托车还是先别换了,先买房吧!
刚停好,三花“喵”了一声,从西厢房的屋檐上一下子跳到了银杏树上,瓦片呼啦的声音,吓了刘一民一跳。
低声咒骂了几句,吃了一块冰西瓜后,走进了洗澡间里面。
晒了一整天,铁水桶里面的水烫的刘一民龇牙咧嘴,匆匆洗完,跑回房间睡觉去了。
翌日清晨起床,刘一民吃完饭在书房里面开始写了起来,重点是,论文倒不要紧。
旁边放着很多李兰勇的书信,刘一民都将它当成了重要的参考文献。
关于前线战争的,《高山下的花环》是经典,不过作者估计写的差不多了,刘一民只能另辟蹊径。
不过赶在《高山下的花环》之前发表,预计得到的效果跟《高山下的花环》差不多,有点像是截了《高山下的花环》的气运。
《高山下的花环》之所以能够爆火,有故事写的好的因素之外,是在这个时代改变了军事题材的写法。
改变了以往军事题材的高大全的英雄形象,让英雄更加的有血有肉了。
以前是革命的乐观主义加上浪漫主义,自从《高山下的花环》出现后,不再单写一往无前的战斗意志了,英雄也是人,受伤了也会痛,遇到军内的不公,也会大声地喊出来。
写到中午,朱霖下班了,进门的时候没有了往日的喜色,一副疲惫的样子,身上的班味极浓。
刘一民递给了她一片西瓜,笑着问道:“怎么了,朱霖导演,被演员气到了,还是被剧本气到了!”
“我是谁,就是个副——导演,能生谁的气呀,敢生谁的气啊!”朱霖阴阳怪气地说道,恨不得掐着嗓子。
“哈哈哈!”
刘一民被朱霖这个样子给逗乐了,看来这第一天正式排戏,朱霖导演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刘老师,你还笑!”朱霖瘫坐在书房的椅子上,四肢都没有用力,一副哀莫大于心死的样子。
四肢大开,刘一民往前走了几步,吓得朱霖立即大合,也再没有了刚才那懒散的劲儿。
“发生什么事情了?谁欺负你了?”刘一民温柔地问道。
“嗐,其实也没谁欺负我,就是觉得给演员讲戏挺难的,大家都有对角色的理解。但是演员多,我又不能跟每个人讨论,讨论了半天,戏都没有排!”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你是导演,你不仅要学会跟演员沟通,更要学会独断。七嘴八舌的,你听谁是不听谁?”
刘一民坐在椅子上,轻轻地把朱霖抱了过来,用自己的手法给她疏松一下疲惫的肉体。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