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请叫我朱霖导演 (3/4)
做生意的路也会更好走一点。
毕竟,名气对于一个人来说非常重要。
你要是买扣子的,你愿意买章华妹的还是愿意买旁人的?自然是愿意买章华妹的。
“第二次雨里面抢扣子的这段,让整部的情感完全爆发了出来,一场雨冲掉了过去,雨后迎来了彩虹,隐喻着转变。”朱霖评价道。
刘一民笑着反问道:“你觉得改编成话剧怎么样?”
“改编成话剧效果肯定是没办法跟《红河谷》这种大型剧相比,毕竟这种剧场景大,历史厚重感强,甚至观众不需要看太多的剧情,情绪就已经可以得到足够的调动。
跟《驴得水》差不多,都是小而美,又跟改革开放相关,时代性强,还能呼吁改革开放。总之,我觉得改编成话剧,还是可以的,但想要跟《红河谷》《狼烟北平》相比的话,我觉得很难!”
朱霖掰着手指,认真地分析了起来。
“如果说你是导演,你怎么排?”
“我?”朱霖放下稿子,站了起来,在书房踱步,说了一二三四五六,说的是头头是道。
说完后,又泄气了:“说的容易,但真要排起来非常难。妆造不用费神、甚至演员自己的衣服都不用换,能直接上场使.”
“蓝老师刚转型,就开始导戏了,你跟着他们学了快一年了,对各方面应该很熟悉了呀!”
“我当然熟悉!”朱霖抢答道,接下来又是气势磅礴的输出。
翌日,刘一民来到了人艺,将的稿子给曹禹看了看,询问他的意见。
曹禹看完后,感叹前几年小商小贩的不容易。
“贩夫走卒,引车卖浆是自古以来的职业,也是许多普通人的生存方式。个体经济的发展,既方便了人民群众,也繁荣了国家经济。”刘一民说道。
“一民,你说得对。这种小商业的发展,慢慢一批人会富起来,然后摇身一变,开始做大生意。以前,晋商不就是如此吗?”
“也有些晋商是靠着卖国发家的!”
“这就到了另一个阶段,商人在追求的利润的时候,是不是还能想起自己的身份?马克思说当利润达到300%时,商人甚至连上绞刑架都毫不畏惧。”
曹禹轻轻地转着茶杯,他没当过商人,他疑惑为什么商人连绞刑架都不怕。
不过他知道四大家族,也知道囤积居奇有多么的可怕。
心里面暗道,这就是为什么政策有争论的原因。
“很简单,他不相信绞刑架会落在他的身上,如果知道,他就老实了!”
刘一民嘴角轻蔑一笑,商人怎么可能会不怕,甚至刀一晃,就已经屁滚尿流了。
“老师,你觉得改编成话剧怎么样?”
曹禹听到后,用手不断地敲打着桌子,似乎是十分的纠结,过了一会儿释然一笑:“可以嘛,文艺就是为人民服务的,咱们话剧界也要吹一吹改革开放的春风!”
他刚才纠结的不是剧本剧情的问题,是剧本代表的立场问题。
想通了,曹禹便不纠结了,而是直接带着剧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