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法国出版商到 (2/5)
给李大山拍电报,等李兰勇到时候回去亲自说吧!
从此李兰勇晚上上班站岗,白天跑到各个系上课。最后找到了自己喜欢的系,天天跟经济系的学生一起上课。
经济系的学生和教授也习惯了这么个学生听讲,得知他的经历后,还贴心的给他做着指导。
偶尔经济系没课了,他会跑到中文系的课堂上,跟刘一民坐在一起听课,这家伙说这样让他想起了初中一起上课的日子。
刘振云也跟李兰勇成了好朋友,有时候还邀请李兰勇去宿舍里面住。
陈大志通过刘一民找到留办的老师搞到了床板,李兰勇于是又从门卫宿舍经常跑到刘一民他们宿舍住。
晚上跟刘振云、李学勤、陈大志他们谈天论地,渐渐地忘了身上的伤痛。
“于佳佳同志,南方的大队带头开始做生意了?”李兰勇兴奋地问道。
于佳佳从南方回来了,整个人又黑了一圈,成了真正的铁姑娘!
黑瘦黑瘦的,身上的短袖变得更宽松了。
“是啊,他们那里农民穷,地也少,人胆子就大。有的大队率先干了起来,也有的个人在干。城里面,个体工商户有很多。除此之外,我在火车上还见到有人用鸡毛换糖,然后拿着鸡毛去卖,当地的一些羽毛厂,为国家挣了大量的外汇!”
于佳佳比李兰勇还兴奋,这一切不亲眼去看,根本想不到人能那想出多少的挣钱办法。
义乌的鸡毛换糖的这些从业人员,也慢慢在时代的潮流中造就了义乌这个全球小商品市场。
李兰勇听的特别认真,用右手艰难的将于佳佳的话全部给记了下来。
于佳佳说道:“李兰勇同志,你不用记,到时候我要发表报道,你看报纸就行!”
“报纸哪有你说的详细,再说了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嘛!”李兰勇手肘压着本子的一角,确保本子不乱动,刚开始记的比较慢,后来写的越来越快。
于佳佳又回答了李兰勇不少的问题,才结束了提问。
“李兰勇同志,你也不急着回去做一番大事,咱们北方的政策不如南方灵活,你在燕大学习学习知识再回去也来得及。”
李兰勇点了点头:“燕大的教授也说了,现在改革开放主战场在南方,南方的政策好用了,才会慢慢地传递到北方!”
于佳佳又给刘一民看了看自己写的关于南方经济发展的报道,以及鼓励年轻人“自谋生路”的倡议。
“写的很不错!”刘一民夸奖道。
“能当得起你刘作家的一句不错,我这趟也没白跑!”于佳佳眉头舒缓,笑着说道。
刘一民听于佳佳的语气,刚想调侃她,就见她从挎包里面拿出了关于章华妹的采访资料,还有当地的一些情况。
刘一民笑嘻嘻地说道:“在这儿等着我呢!”
“给,这都是你需要的,还有一些当地近一年的报纸资料,我都收集了,只不过是寄回来的,地址就是你这儿!”
“行,谢谢你了,晚上涮羊肉管够,这钱也报销!”
于佳佳顿时眉笑眼开,忙说不辛苦不辛苦。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