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论功行赏 (3/5)
松,轻松的是没多少课,难的是背的东西多。
燕大的学生倒也不是担心会不及格,学的刻苦,不及格是不可能的,但每个人都想拿高分。
考完《外国文学思想》后,刘一民背起挎包就朝着食堂跑去,身后的张曼凌喊道:“刘一民同学,你等等我!”
张曼凌跟了上来后,刘一民以为是想聊外国文学的事情,外国文学在燕大中文系属于偏难的课程,很多学生的得分会很高。
不过到了食堂,吃饭的时候,张曼凌没有讲,而是提起了自己小说的事情。
“一民,你刚才跑那么快干嘛?”
“我饿啊!”
“那你先吃几口,吃完我跟你说。”
“你说吧,不影响我吃!”
“我不是让你看了我的小说吗?我写了一万多字,总觉得自己遇到了瓶颈,不知道怎么往下写了,我跟你谈谈怎么样?”
刘一民仔细听了听,说了点自己的看法,张曼凌突然问道:“一民,你说我这个小说真能发表吗?”
“我说了,不发表我补给你一篇!”
“切!”
“要不这样,我带你去见见编辑,听听他们的意见,一般来说一篇小说他们看个几千字,听听大致的思路,就知道能不能发表。另外,他们看的小说多了,给的意见肯定中肯!”
刘一民思考了一下说道。
送给谁呢,当然是送给《燕京文艺》的周燕如了!
张曼凌既高兴又害怕,刘一民指了指角落里面吃饭的刘振云:“振云就是我推荐到的《燕京文艺》,你写的比振云的那一篇好多了。而且具有独特性,独特性比文笔好更重要。”
刘振云正在吃着自己的锅塌豆腐,一不小心打了一个喷嚏,看了一下四周,暗道谁在背后嘀咕自己。
没有发现人,于是又低头美美地品尝起了锅塌豆腐。也不敢吃太多,吃几口米后,再吃一小口豆腐,让嘴里面有个味道就行。
张曼凌点了点头,吃完饭,快速地拿起刘一民的饭盒跑过去洗去了。
刘一民靠在桌子旁感叹了一句,那个洗饭盒的张曼凌朋友又回来了!
洗完后,将饭盒挂在自行车上离开了大饭堂,二十分钟后,两个人在未名湖汇合,朝着《燕京文艺》骑去。
《燕京文艺》所在的文化局门口现在格外的热闹,到处贴着奋进一九八一年的标语,红红的灯笼高高挂起,一直挂到过年后。
穿过文化局的大楼,经过狭窄的古色古香的走廊,终于到了《燕京文艺》。
张曼凌看着《燕京文艺》门口的牌匾:“没想到啊,《燕京文艺》竟然在这个破砖房里面!”
“以后常来就知道了!”
章德凝在门口看到刘一民,眼睛一瞬间亮了起来,这是来回报来了!
“一民同志,你来投稿啊!周大姐,周大姐,一民来了!”章德凝刚说完,周燕如就快步走了过来。
她们两个可是等了很久了,还以为刘一民将她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