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人生不苦短,苦不能辉煌 (3/4)
慢地落伍了。
再之后,大量的棉纺织厂倒闭转卖或者是搬迁并购。
去吃饭的路上,从文学聊到整个国家经济层面,聊得是不可开交。
陆遥和史铁生倒是开始沉默了,因为他们两个对经济上的问题一知半解,所以几乎不怎么发表看法,只是听着他们聊。
饭菜上来了,陆遥尝了一口后说道:“燕京的饭菜就是比我们那里的精细!”
“陕北的面食我最喜欢吃,可惜啊,那时候都穷,老乡家的面自己都不够吃,我们想吃,自己学,跑到老乡家里面学,学的也不好吃。”史铁生说道。
陆遥将嘴里面的菜咽下后:“有啥好吃的,面食多,可惜家里面都没有什么料,一把盐一把辣子,也就那个味儿。你们什么时候到陕北,我请你们到国营饭店吃正儿八经的面食!”
《追风筝的人》又加印了二十万册,商务印书馆给他寄来了两千多块钱的稿费,刚拿到手,刘一民就给他们找好了地方。
骑着自行车来到邮电局,将钱取完之后,又配上自己的钱,直接给寄到了油田的老房主家里,房子的尾款全部还完。
最近梁大妈给刘一民介绍了一家房子,可惜还是几个兄弟在闹,一直也吵不明白。
加上只是个二进的小四合院,刘一民听着他们吵也糟心,就没有再关注过。
刘一民写了一封信,告诉他们钱在接到信后,汇款单就到。到了让对方拿汇款单的时候签个字,并写一封收款证明寄回来。
刘一民提供了详细的格式,对方照着写就行。
现在房子虽然在房管部门签了字,但刘一民也不能不小心。
刘一民又给家里面寄回去了点钱,大哥刘一国结婚的日子已经定下来了,在今年的腊月十八,也就是1981年的一月中旬。
刘福庆和杨秀云对这个日子也非常满意,到时候刘一民正好放假回家,日子好又顺。
在农村有腊月结婚人丁兴旺的说法,农村现在还不敢大张旗鼓的搞以前Four旧那一套,但也管不了大家心里面怎样想。
结婚的时候处处都要花钱,刘一民在家留的有钱,另外大哥刘一国上班也有存款,可是钱总要富裕点才行,万一有急事儿!
将两笔钱寄完,刘一民走出邮电局,搓了搓耳朵,骑上自行车朝着四合院骑去。
看到了邹获凡和老马正在蹲在抱鼓石旁边一边抽烟一边靠着墙挡风。
“马爷,老邹同志,你们怎么来了?”
老马原本绿色的雷峰帽都变成黑的了,看到刘一民后,气得拿个小石头扔了过来:“你让两个老头子在外面受冻,还有没有良心了?”
邹获凡将最后的一口烟吸完后,站起来眯着眼睛笑嘻嘻的看着刘一民,看的他直发毛。
刘一民赶紧打开门让他们进去:“你们来的时候也不打个电话,刚去了邮局一趟!”
“我们两个给你送温暖来了,我们知道你在燕京没煤票,买不到煤球,冬天在屋子里面太冷,我们《诗刊》跟招待所协调了一下,给你送两百个煤球过来,肯定是不够,但是你过年又不怎么在燕京,用的少。要是用完了,再去《诗刊》找我们协调。”
刘一民掀开上面的雨布,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