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舆论准备发力 (2/4)
论写的不错嘛,一民,我看你可以转行当评论家了!”
“评论是我们燕大中文系的基本功,吃饭的家伙,可不敢忘了。”刘一民说道。
章德凝:“可惜,我的评论功底一直不怎么好,在师弟面前,我这个师姐惭愧啊!”
“一民,我可得谢谢你,汪曾琦的同志的《受戒》是你推荐的,这篇让我们编辑部的销量好好的增长了一次。汪曾琦同志也因此,成了文坛的当红老生了!”
周燕如真诚地谈论起来《受戒》在文坛引起的一阵风,要是没有刘一民,又要错过这一阵风了!
“惭愧惭愧,我这也是借花献佛,真正要感谢的还是汪曾琦同志,是他写的好。”刘一民客气地说道。
“就算是借来的花,送的也是我们,没有送到《人民文艺》去。不过,我们也等着你真正的花!
《受戒》的这篇短篇,我们估计今年能拿到短篇奖,具体几等奖不好说。好在今年短篇里面,没有你这个强劲的竞争对手。”
周燕如拉着刘一民在编辑部里面聊了起来,负责人李轻泉跟刘一民聊了几句后,就回到了办公室里面。
几个人讨论了一下,周燕如说道:“那这篇评论,我们就发在下一期的评论篇。”
“老周同志,谢谢了!”
“客气啥,都是朋友!”周燕如和章德凝送刘一民走出了《燕京文艺》。
刘一民骑着自行车走远之后,章德凝略带焦急地问道:“周大姐,怎么不问问一民,有没有在写的啊?”
“德凝啊,你还是太年轻,咱们这评论发了,不也就来了!”周燕如拍了拍章德凝的肩膀。
“什么意思?”
“一民啊,是那种投之以木桃,报之以琼瑶的性格。上次咱们开了《狼烟北平》研讨会,虽然他没有投稿,但是把《受戒》的稿子介绍给咱们了。现在咱们发一篇评论,等着收稿子吧!”
周燕如认真地给章德凝分析了一下,章德凝一听,好像是这么回事儿!
不过又说道:“就怕一民又把别人送了过来!”
“不会吧!”周燕如看着远处街边消失的背影下意识地说道。
章德凝无奈道:“老崔是师兄,我好歹也算是师姐,这师姐的待遇比师兄差了好多呦!”
“老崔干了几十年了,我在编辑的行业,也勉强在的手下面过几招,他跟《十月》的张守任,两个人都不是省油的灯。《十月》势头正猛,咱们得多团结一些作者。
另外,一民的评论写的确实不错,这些诗坛争论的评论,也能给咱们《燕京文艺》带来不少的影响力,观点的交锋,咱们《燕京文艺》也不能缺席。”
周燕如带着章德凝回到了编辑部,两个人重新看起了刘一民写的评论《争论是围绕诗歌还是诗人?》。
刘一民给《诗刊》写的评论则是更加的直白,称呼一些人为乱放炮的“诗人”,对一些整天将“保持愤怒”挂在嘴边的诗人骂的一文不值。
有一些诗人,总是将“愤怒出诗人”挂在嘴边,整天愤怒这个,愤怒那个,好像不愤怒就不会写诗了!
对于“愤怒出诗人”,刘一民有自己的理解。看到某一事物,心情激愤的时候,会迸发出强烈发泄和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