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追风筝的人》改编 (3/3)
徐驰叹了口气,他本来想问刘一民要下稿子的,发往本省的杂志上,他现在是鄂省作协的理事。但转念一想,发在《收获》上肯定更好。
“我们省要是有《收获》《当代》这样的杂志就好了,没出名的杂志,约稿都硬不起来。”徐驰说完,又说道:“能不能写一篇评论发表在我们省?”
刘一民想都没想就答应了,只不过时间不确定。徐驰高兴地将凉了的卤煮吃完,走在街边跟刘一民告别。
“这一趟真没白来,可惜就是来早了。你抓紧写,我等着看!到时候,我让我们省的杂志转载。”徐驰鼓励道。
刘一民将一个信封塞到了徐驰的口袋里面,徐驰看到里面的钱生气地说道:“这是什么意思?”
“老徐同志,说好的,翻译费!”
“不用,今天能提前看到你的这篇,我已经心满意足了,就当是翻译费了!”徐驰将钱塞进刘一民的口袋潇洒离去。
远远地冲刘一民喊道:“赶紧写,我等着看。我现在住在交道口,你要是有事儿,可以到这儿来找我。”
交道口?将军府?算了,真没事情找你。
看着手里面没送出去的钱,这是白嫖了老徐同志几个月啊!
打定主意,等过几天直接汇款到鄂省,老人家忙活半年,总不能白忙活。这稿费标准,已经是够低了。
老徐人讲究,咱老刘也不能差劲儿!
翌日,刘一民赶到人艺,将稿子递给了曹禹,曹禹翻看了几页后,感慨道:“徐驰下了大功夫,翻译的够到位的。”
“半年的心血之作!”
“你在文坛时间不长,人缘挺好。”曹禹看向刘一民,仔细地数了数,刘一民跟不少人关系都好,很多还是文坛举足轻重的人物。
“以诚待人嘛!”刘一民笑道。
“不错,是这个道理。交朋友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以诚待人,将心比心,八个字,大道至简。”
曹禹让刘一民坐下,仔细地考虑起来,准备投给美国的哪个杂志。
“《巴黎评论》《纽约客》.”曹禹想了一堆。
“老师,不急,你到时候去美国访问,顺便投稿也一样!”
曹禹摇了摇头:“尽早投出去尽早发表,我还想看看美国人对你是什么评价!”
想了一会儿,曹禹还没有下决心,索性放下了稿子,笑眯眯地看着刘一民:“听说你最近有好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