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争夺改革文学话语权 (2/4)
接下来,陆遥将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在了竹子上面,也不再管偷挖合不合理,反正已经来了。
来都来了嘛!
两个人选择的是小竹,挖完后从公园的缺口处离开,大摇大摆地骑着自行车带着竹子回到了四合院。
如此三四次之后,四合院里终于多了几分生机。刘一民平时要上课,浇水的重任也都交给了陆遥。
“放心吧,死一棵我再去公园偷一棵!”陆遥拍着胸脯保证道。
刘一民赶紧纠正道:“是借一棵,再说你还借上瘾了?老王,我不是批评你,君子爱竹,借之有度!”
燕京市区的几个公园看着缺失的竹子,互相对视了一眼,娘的,这年头竹子也有人偷了。
玉渊潭公园,率先喊出了抓住偷竹贼的时代最强音!
朱霖来到刘一民的四合院给他送东西,意外见到了陆遥。刚见面的时候还闹了乌龙,不过双方一解释,才化解了误会。
朱霖看到刘一民,调侃道:“人家都是金屋藏娇,刘老师你这是金屋藏作家!”
陆遥则说道:“你看到藏的是作家,我看到藏的是娇。”
朱霖蹲在竹子旁,看着已经一人高左右的竹子,诧异地问起什么时候种的,已经长这么大了。
陆遥嘴角憋着笑,刘一民瞪了他一眼,笑着道:“这是移植的竹子,还不知道能不能活!”
“在哪儿买的?”
陆遥没绷住:“公园里借的。”
朱霖点了点头,没有继续说话。陆遥心里难受,再次忍不住嘀咕道:“你就不问问为什么要去公园借?”
“哎呀,刘老师这样借,肯定有他借的道理!”朱霖摆了摆手,一副不以为意的样子。
陆遥还以为是她不懂“借”的含义,于是又暗示道:“没同意的借!”
朱霖跟上刘一民的脚步问道:“刘老师,你怎么不喊上我一起,我知道哪里有更好看的竹子!”
陆遥傻眼了,一个被窝睡不出两种人,这还真有夫妻相。
书房里,陆遥讲起自己这阵子思考的结果。
“我去年想写一个中篇,想讲一讲农村子弟的故事,但写完总是感觉得不到要领,于是直接给撕了。听了你关于改革文学的提法,这阵子越想越清晰,感觉自己要抓住要领了。
我给你讲一讲大致的故事。”
陆遥讲的正是最后命名为《人生》的,改革文学的初步理论提法让他开始捋清自己的基本脉络。
觉得去年想的还是太过狭隘了,应该将主人公的人生放到更大的时代里进行对比,去经历时代的浮沉。
刘一民仔细地倾听,并不轻易表达自己的态度。他现在的想法跟《人生》原有的相比,差距很大。有种过于追求时代的宏大,而忽视了故事的细节。
“陆遥同志,宏大的故事有宏大的好处,小处落笔的故事笔墨更加集中,各有各的好处。但是如果既要宏大的故事,又要细节的话,你得想一想如何的兼顾,过于追求形式,就容易忽视了内容,最后成了四不像。”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