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连获三个文学奖 (1/4)
燕京路边的房檐上都挂着冰溜子,时不时有些因为太重而从房檐上落到地上断成几截。大街小巷里面都是飘散着煤炉的味道,路边有些地方倒着煤球烧后的煤球渣。
刘一民提着东西走进《人民文艺》,《人民文艺》的临街大门贴着红底黑字的对联,铁画银钩,笔走龙蛇,搞得刘一民只看懂了横批“人民文艺为人民”。
门洞内两侧贴着的大字报,纸面字迹都显示是刚贴不久。刘一民扫了一眼后,就朝着楼上走去。
崔道逸在楼道内抽烟,看见刘一民后急忙走过来接过他的手中的东西。
“一民,这么早就回来了?”崔道逸问道。
刘一民回道:“过两天就开学了,可不得早点回来。”
崔道逸将刘一民带到编辑室,特意找了一个靠窗的位置,知道他闻不惯里面煤气和烟的味道,贴心地打开了窗户。
茶缸里面倒上茶,递给他暖手。
“我知道你是想问散文的事情是吧?”崔道逸说道。
“对,要是实在发不了,也不能让你为难。”
崔道逸打住了话茬:
“我知道周燕如和张守任都找过你,他们不单单找过你,还找了我。从我这蹭了一顿饭才罢休,打探了一下我和编辑部的态度。我当时说让他们不要想了,饭可以吃,吃完各回各家,不要再提捡漏的事儿。”
刘一民仔细地听着崔道逸的激情澎湃的讲话,仿佛看到了他当场拒绝两个编辑时义正词严的样子。
“一民,我现在通知你。你的散文,我们《人民文艺》将会在4月刊上发表!”崔道逸宣告着他的胜利。
刘一民挑眉问道:“吵赢了?”
“吵赢了,李记同志带着我,挨个的吵,编委会都开了好几场。张广年同志在首都医院里也被李记同志喊出来说话,老张看完之后,对发表持赞同意见。说怕什么外事关系,外事关系哪有这么脆弱?,因为一篇写实的散文而出问题?能说这话的同志,在国际政治上还是太幼稚了。”
“老张身体怎么样?”
“身体好的很,肠癌手术做的极为顺利,实际上早该出院了,只是不愿意涉足文坛纷争太深,医院就是他的诸葛庐。”崔道逸低声说道。
既然确定能够发表,刘一民心中的石头就算落地了。要不然今天,他还真打算从《人民文艺》手里面将稿子要回去。
“这么好的散文,要是真不发,遗憾的是我们编辑部。每次错过一次好稿子,当事的编辑恨不得狂拍自己的大腿,我可不想拍大腿。”
崔道逸的言语里,毫不吝啬对《法国行记》这几篇散文的赞美之声。
其余的编辑也扭过来赞同:“大部分散文是过于平淡,你的这篇散文则是精彩。不单单是因为法国之行为散文增彩,语言犀利中带着幽默。”
“你通过德国和法国进行对比回击法国记者关于自卫反击战的恶意提问,堪称精彩。但是报纸虽然也报道了,但是并没有写的这么全。我相信,一旦发表出去,一定会受到大家的欢迎。”
一万八千字的散文稿费,总共是一百二十六块钱。从财务室领完稿费,崔道逸说道:“一民,争取多写点散文,到时候出版散文集,七篇散文,目前还没办法出版。”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