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书屋

第150章 散文《法国行记》 (2/4)

色,颇有一种“老夫聊发少年狂”的感觉。

    “看看写的怎么样?”

    “大气磅礴,包罗万象!”刘一民说道。

    “不管写的好不好,都是送给你的。希望你接下来,再接再厉,写出更好的本子。”曹禹说完从抽屉里拿出几枚私印依次盖了上去。

    “哎呀,我得找人专门给裱起来放到家里。”

    曹禹高兴地说道:“前阵子你受委屈了,人嘛,总得受点委屈,不受大委屈就要受小委屈。现在报纸上的形势一片大好,说明好作品是有顽强的生命力的。”

    “老师,可以受委屈,但是不能一直受委屈啊!”刘一民掷地有声地说道。

    “放心吧,还有老师我在呢!最近我会在《文艺报》上再写几篇文章,趁着大好形势,争取一锤定音。”

    等到墨迹干了,曹禹将字卷了起来,用一细绳系住,放在了书架上。他往学校拿也不方便,只能先寄存在他的书架上。

    在《狼烟北平》首演一个月后,刘一民来到了《人民文艺》,将自己在法国的见闻写成的几篇散文交给了崔道逸。崔道逸从刘一民法国回来后,就鼓励他将法国之行写出来。

    1980年的《人民文艺》跟往常一样,看不出来有任何的变化。只有走廊里,裸露在外的电线和墙壁显得更破旧了。

    所有的编辑将自己脑袋深埋在小山一般的稿件之中,拼命地寻找着可能有改稿后能用的稿件,更多的稿件还装在麻袋里面没有人动。

    “最近写作的年轻人越来越多,我看呀,都是受你的影响。还有的在信里面直接写着‘向刘一民同志致敬’的字样,我们这些编辑是兴奋和痛苦交织,你看看,老王的头发,都挠掉了不少。”

    崔道逸笑着指向旁边正在挠头发的王姓老编辑,听到他们的谈话,老编辑抬头说道:“现在稿子是越来越多,但是能用的少。就连捡起来洗洗就能用的石头,也少了许多。”

    “有的年轻人在信封上写着‘追随刘一民同志的脚步’,大部分人投稿都是随着一民来的,希望自己的第一篇稿子也能像一民一样,直接发在国刊上面。”

    编辑摇了摇头,似乎是在觉得有些年轻人好高骛远,新人的稿子一般能发到当地的报纸或者杂志上就已经很不错了。

    刘一民冲着崔道逸说道:“原来是这样啊,怪我怪我,那我走?”

    崔道逸哈哈一笑,大声地说道:“来都来了,往哪儿走!”

    快速地打开了刘一民散文,笑着看了起来。

    王姓老编辑羡慕地看了一眼崔道逸后,又将脑袋埋进了稿子山里面,吭哧吭哧的挖石头去了。

    对他们来说,看到一篇好稿子是享受,看废稿简直是折磨。即使是折磨,还得捏着鼻子多看两眼,生怕万一是自己有眼无珠。

    “一民,你这个散文风格有点明清散文风格的感觉,娓娓道来,注重细节描写来凸显人物个性,跟散文的写作风格不一样,在某种程度上散文才是真正的作者本人。”

    散文和是两种不同的体裁,从格式到行文逻辑、内容都有很大的不同。最大的不同则是内容,是作者通过自己的笔墨构思了一个基于现实或者是虚构的故事。

    通过各种各样的情节,塑造一个个经典的人物,引发读者对社会和人生的思考。故事的构造和人物的塑造,肯定包含了作者以往的人生经历、人生观和世界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推荐小说:
驯化储君后我辞官了 消失20年,我归来即最强天师 宗室子(科举) 人类之光安布雷拉 人在死神,开局无限剑制 咦!犯罪系统还能这么用? 被全恶人读心后,摆烂炮灰赢麻了 失业后,被宝藏女孩捡回家 第一废太子 快穿:配角摆烂,师父崩人设了?
相关推荐:
消失20年,我归来即最强天师 失业后,被宝藏女孩捡回家 诱婚成瘾 1980巴山猎耕记 豪门认亲小可怜,竟是玄门大宗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