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半部《持久战》治天下 (2/4)
酬在一部剧2000元。
至于剧本在《剧本月刊》上刊登的事情,无他,主要是一鱼三吃的次数多了,吃两次总觉得吃不饱。
到时候在《剧本月刊上》刊登一次,再卖给电影厂一次。
只不过,让刘一民没想到的是,最先过来的是沪影厂,不是离他最近的北影厂。
张孟昭一听,脸上露出欣喜的笑容,可下一秒又因为刘一民的话苦恼了起来。
“一民同志,剧本能不能确定给我们沪影厂?”张孟昭焦急地说道。
等到剧本登上《剧本月刊》,看到的电影厂可就多了,难免引起到时候争抢剧本的事情。除了刘一民能改编剧本外,电影厂同样可以在不征求他的意见下找人改剧本,到时候直接寄过来改编费。
张孟昭想到这里,有点头疼。
张孟昭的思虑并非是多虑,电影厂抢剧本的事情也不是第一次了。刘一民想到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两个版本的电影《徐茂和他的女儿们》,先是八一厂看中了周克勤写的这篇,找到周克勤,亲自进行剧本的改编工作。
原作者这边改好了,八一厂已经准备拍了。北影厂的厂长汪阳也看中了,让自己电影厂的导演改剧本。
两家发现都在改编后,将口水仗打到了电影局,电影局也管不了。
还没有个结果,北影厂的汪阳就来了一招暗度陈仓,让人直接开拍了。八一厂气的跳脚,两家打起了擂台,你拍我也拍。最终明明是八一厂先下手的,结果北影厂的电影先一步上映。
刘一民沉思了一下,张孟昭再次说道:“我们沪影厂的技术绝对能拍出一部好电影,来的时候,我已经给导演和厂长看过这篇,大家都很认同。”
急了,张孟昭已经急了。碗里面的水什么时候没了都不知道,拿起碗往嘴里面倒,这才发现什么都没喝到。
咽了口吐沫,继续说了起来。
“张编,您千里迢迢过来,我内心非常感动。我可以向你保证,到时候改编完,同时送到沪影厂和《剧本月刊》”刘一民看着焦急的张孟昭说道。
汗水紧紧的将的确良半袖衬衣黏在身上,风尘仆仆的样子让刘一民内心有点感动。
“好好好!”张孟昭高兴地连说三个好,擦了擦额头的汗水信誓旦旦地说道:“我们电影厂绝对会用,等到时候我接到信后,会以最快地速度向你回复。”
见事情有了着落,张孟昭才想起菜已经上桌还没动筷子,肚中饿意来袭,看着饭菜,食欲大开。
冲着刘一民尴尬一笑,就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
走出饭店,张孟昭不断地让刘一民千万别忘了寄给她。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刘一民问道:“张编,我带你去学校亭子里休息会儿?”
“不用了,来燕京就这么一件事情,事情办好,我得赶紧回去了。在燕京住招待所,还得花厂里钱。下午买到票,明天晚上差不多就能到沪市,你不用担心我。”
张孟昭提着手提包,冲着刘一民摆了摆手,让他赶紧回学校。
走了几步,张孟昭回头冲着刘一民喊道:“刘一民同志,可千万不敢忘了,我在沪影厂等着你的来信!”
张孟昭一步三回头,直到刘一民闪身进了老虎洞胡同才作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