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凭什么不是他? (3/4)
sp;“李老。”刘一民打招呼道。
“坐,不要拘谨,咱们是老乡,说豫省话,听着亲切。”李记是豫省南城唐河人,两人确实是老乡。
“你加入代表团,任务非常重,出国一切都要谨慎,作协和文联是很相信你的,希望你的这次法国之行,能够好好的起到沟通交流的作用。”李记身体靠在沙发上,用浓郁的豫省口音说道。
两人交流了一会儿,李记又告诉了他中青报的事情,讲中青报的同志们想做一次投票,询问刘一民的意见。
“一民,我跟老张在电话里面交流了一下,我们觉得肯定是没问题。”
“我听作协的意见!”
“好!”
刘一民走出作协,直奔红都服装店。红都服装店是从沪市迁过来的,专门为出国的人和外宾定做西服,刘一民没想到自己也能有这个待遇。
红都服装店在东交民巷,出了作协大门,沿着东四街一直往南走,到了燕京火车站再往西走。半个多小时,刘一民终于找到了红都服装店。
红都服装店的门店在临街的三层楼里面,旁边是燕京市人民服装厂,街道边上停放着寻常地方不多见的小汽车。
知道里面是做什么的,就不会对外面停着的轿车感到吃惊了。
推开门,店外店内仿佛是两个世界,头顶的大灯照射在地板上,富丽堂皇的感觉跟后世的商场差不多。刘一民刚进去,就有人关注到了他。
看到他胸前别着的校徽,又打量了他一眼,来红都这么年轻的人还真少见。
“你好同志,这是我的介绍信!”刘一民将自己的介绍信掏出来递给店员。
店员核实过后,说道:“刘一民同志,麻烦你坐在这里等候,前面还有不少的同志正在等。”
前边有的是要出国的运动员,有的则是使馆的人员,有出国的,也有一些是驻华的外交人员。
70年代,时任驻华联络处主任的老布时就经常来红都做衣服,后来访问的时候,还笑着亮出了自己衣服上的红都标签。
等了很久,终于轮到了刘一民。
“小同志,了不起,年纪轻轻就要出国,你是运动员还是?”红都服装店的老裁缝师傅操着一口沪市普通话,笑着打开了话题。
“不是,我是作家。老同志,大家出国一般做什么面料的衣服?”刘一民问道。
“一般来说做一套西服,还有一套中山装,哎呦,这个中山装的面料可跟你身上穿的不一样,是西服的料子,穿上去贴身又舒服。我给你选择最适合你的,绝对让你满意。
来,我先给你量一下你的尺寸!”
老裁缝师傅拿着软尺不断地在刘一民身上量了起来,量完后将数据认认真真的记好:“小同志,你的身材很标准,做起来不难,一个星期左右就能做好,你要是急的话,四天左右。中间你还得过来试一下样子、试成衣,有不合适的地方再改一改。
有的同志体型就很难做,试来试去,老需要改。”
“我不急,辛苦您了师傅!”
“为人民服务嘛,我们是沪市来的,专门做西装的。”老裁缝师傅笑着说道。他在这里工作了不少年了,见了不少的大人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