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人民报》转载表扬 (3/4)
br />
李兰勇告诉他,他们部队没有上前线,隔壁的炮团去了,还把他们团的炮拉走了一部分,羡慕的他牙痒痒。一直在写申请信,想要上前线。
“一想到我的炮已经上去了,我却没上去,我就觉得窝囊!”
刘一民给他写了封回信,看李兰勇这个样子,有机会的话,这家伙还得上去,刘一民给他买了点东西东西,一块寄了回去。
再次嘱咐他好好练习军事技能,不过战争一开始,想必部队也在狠狠地练。
人艺话剧院里,蓝天野拿着中青报走到了曹禹面前,笑着说道:“家宝公,来,看看今天的中青报!”
“怎么回事?往日你看的可都是《人民报》?”曹禹问道。
“今天不一样,报纸不一样,报纸上的作者他不一样!”
蓝天野将报纸递给曹禹,曹禹看到上面的名字后,对着蓝天野说道:“难怪你特意买了一份中青报,我看看,这小子又在说什么了?”
“一民这文章写的有气魄,落笔点和立意都很高。此类的文章,能做到高而不空,不是空话废话,已经是很难得了。”
“年纪轻轻,就知道谈国际环境,好小子!”曹禹说完,看向蓝天野问道:“一民多久没来人艺了?”
“这不才开学没多久?满打满算才还不到十天!”蓝天野数了数日子,说道。
“不到十天?老蓝,不行喽,回到学校就把老师给忘了,你说说,这么久不来看看我,合适吗?”曹禹摘下眼镜,无奈地揉了揉太阳穴。
蓝天野说道:“家宝公,我看你是太想他了!”
“身边有个年轻人在,心情都能好不少。好了,不谈他了,《驴得水》排练的怎么样?”
“排练的很顺利,朱霖和咱们人艺几个年轻的小伙子,演的非常棒。老苏家的濮存惜,把后期的小铜匠刻画的入木三分,是个好苗子,还是咱们人艺的子弟,我想.”
蓝天野没说完,曹禹也知道说的是什么意思,无非就是调到人艺。苏民倒是没有找到蓝天野帮忙,蓝天野是动了惜才之心。
“朱霖怎么样?”曹禹没有接话,而是问起了朱霖。
“现在已经基本上做到看不出什么太大的瑕疵,以前是《驴得水》的短板,但是这姑娘刻苦,说是不能给刘一民丢脸,排练场下经常偷偷给自己加练,现在已经不是这台戏的短板了!”
“那就好,看来我这学生看人的目光不差。你刚才说的濮存惜的问题,等首演结束看效果。好的话,把朱霖和濮存惜都调到人艺。”
“好!”
蓝天野刚走,曹禹办公桌前的电话就响了起来,是文化部的领导打过来的电话,夸赞曹禹有一个好学生,十分有大局意识。
成功的为青年同志们解释了为什么要打这一仗的问题,起到了凝聚人心的作用。
曹禹挂断电话后,嘴里面哼哼了几句戏词,继续忙碌了起来。
中青报刊登的两天后,《人民报》和《光明报》都转发了刘一民的文章,《人民报》的编者按上写道:“任何情况都不能阻挡我们改革开放的脚步,历史已经证明,和平发展的环境不是求来的,而是打出来的。
青年同志们,必须牢记四化目标,紧跟开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