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新华社2月17日电 (2/3)
一边吃一边夸奖了起来。
两人吃完后,快速地离开了莫斯科餐厅。
回去的路上,太阳已经落下,蹬起自行车来瑟瑟发抖。
“刘一民同志,你很少写关于爱情的诗歌,你还没有写过关于爱情的,你接下来会写吗?”
“会,爱情是文学永恒不变的主题,古代的梁山伯和祝英台、《牡丹亭》里面的杜丽娘和柳梦梅都是流传的经典,我自然也不能免俗。”刘一民喘着粗气应和道。
“那我到时候一定要看看!”
刘一民笑笑没说话,到时候不仅让你看,还要让你演。
人艺门口,刘一民摆了摆手,推着自行车走进了人艺。
朱霖直到刘一民走进人艺大楼才骑上自行车离开,心里面却在嘀咕,怎么走的时候连一句再见都不说。
想到餐厅里面刘一民的话,又是一阵脸红,不断地猜想到底是什么意思!
唉!我看你就是很远嘛!
第二天,到了开学的时候,刘一民收拾好被褥,坐上曹禹的专车来到未名湖畔的宿舍楼下,学生看到车远远地就停下脚步行注目礼。
刘振云三人正在宿舍楼下开心地拥抱诉说思念之情,刘一民冲着他们喊道:“你们三个过来帮我拿一下行李!”
“来了,一民!”刘振云快速地跑了过来,从刘一民的手里面接过铺盖卷,一边仔细地打量着司机老史。
等小轿车离去,李学勤用拳头撞了一下刘一民的胸口,笑着说道:“可以啊,都有配车了!刘一民同志,此风不可长啊,要学会保持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
“是滴是滴,太张扬了!”
“赶紧帮我拿上去,你们什么时候来的?”刘一民不顾他们的调侃,催促道。
刘振云说道:“我昨天,李学勤和陈大志都是今天到的。”
等将行李抬上了楼,刘振云问刘一民剧本改好了没有。
“改好了,要不然我也不能回家过年,我小年后才回去的。振云,帮我递一下枕头,去年咱们系成绩总排名出来了吗?”
“出来了!”
“你们成绩怎么样?”
“勉强过关,你是咱们系第一名,不知道你怎么学的!”李学勤盘腿坐在床上,无奈地说道。
“一民,等《驴得水》在人艺演出的时候,我们能不能一起去看?”
“可以啊,我看看到时候能不能帮忙要点票。”
到时候真的开始演出,人艺肯定会送刘一民几张票的,只不过是不是第一场演出就不一定了。一般首场演出的票就很难买,内部肯定是要控制送出去的票数的。
“这还是我第一次有机会去看话剧。”刘振云高兴地对三人说道。
李学勤附和道:“我看过一次,不过我们那里的话剧团,肯定不如人艺演得好!”
两天后,时间来到了2月17号。
1979年2月17日,对Y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