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真正的国宝 (3/4)
兴?”旁边有大爷问道。
刘一民笑着说道:“大爷,没什么,就是为国家做了一点小贡献!”
“小贡献?为国家?为国家做的贡献还能有小的?”
燕大开学还要等两天,刘一民到了燕京先去了《人民文艺》,亲自把稿子交给了崔道逸。
“终于完稿了,一民,你坐,我给你倒杯水,我看看!”崔道逸翘着二郎腿靠在椅背上读了起来。
刘一民坐在编辑部里看这两期的样刊,遇到了前来跟编辑沟通的冯继才。
“一民,你上次可骗惨了我,我还以为你是个新人,没想到你是刘一民!”
崔道逸喝了一口茶,头也没抬地说道:“老冯啊,一民跟你比起来,可不就是个新人作家,他去年七月份才发表第一篇文章,你74年就开始了吧?”
冯继才听到后,无奈地说道:“这么一想还真是,真是人比人气死人,一民是天赋异禀,吃的就是作家这碗饭。
入行还不到一年的时间,写出来的东西比他强多了。冯继才觉得,自己日子真是过到了狗身上。
妈的,还让不让人活了!
见崔道逸看稿子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冯继才于是拉着刘一民来到了四楼他们改稿子的地方,一进去一股难闻的味道扑面而来。
房间里面像是大车店,里面大通铺,能住十几个人,床铺对面是桌子,桌子旁边还摞着纸箱子,抽烟的人比比皆是。
“来来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是刘一民同志!”
冯继才高兴地拍着手让大家安静下来,随着掌声响起,屋子里面安静了下来,都好奇地打量着刘一民。
看了一会儿觉得这家伙也没有长三只眼,跟他们一样,怎么写和诗歌写的那么好?
“刘一民同志也来改稿子?”有人问道。
冯继才想起了自己当时在编辑部问的话,于是学着当时编辑的语气说道:“刘一民同志不需要改稿子!”
“一民,我们这里的作家都很热情,像是一家人。”冯继才热情地跟大家介绍,一一握手。
等介绍的差不多了,冯继才拿出自己的稿子,让刘一民帮忙看,刘一民说道:“老冯,我不是编辑,我给你提不了什么意见!”
“你看看,我写的不好,刚来的时候标点符号都不会用。”
刘一民看了一眼标题,只有一个字——《啊!》,加上一个叹号,刘一民不用看,就知道里面是什么样的内容,肯定是伤痕文学作品。
看了一部分内容,果然是。冯继才在旁边给他介绍起这篇文章的大概剧情走向,一个谨小慎微的知识分子因为一封想像中丢失的家信而落入惊恐、怀疑、揭发、认罪的灾难之中的历程。
刘一民看完后将它放下:“我看你的这篇故事已经写的差不多了,很完整,这是已经改过的稿子吧?”
冯继才诧异地看向刘一民:“火眼金睛啊,确实是改过的。我投给了《收获》,收获编辑李晓林给我寄回来的时候,提了不少的意见。我按照她的意见改过的,改完后再投。”
“发表肯定是没问题的。”
“一民,你最近写的是什么内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