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文,武配合 (6/7)
当夜,赵山河全军整备,准备悄悄离开;但每次他准备出营,都发现上下游有灯火穿过江面。于是乎,惊弓之鸟的他缩回大营,严防自己被偷营。
宣冲故意在夜间让人坐船,在江面上放出灯火。
赵山河忙活了一夜,最终没有渡江,反倒是连夜把宝贵体力给耗尽了,当天晚上发生了三次营啸,虽然被镇压了,但是跑了上千人,导致大营内人心浮动,人人都思考“若是打不赢,趁早一走了之”。
第二日上午,赵山河在营中摆下宴席,邀请各营将领入营帐。
这各路世家兵丁的将领,入营后交头接耳。
赵山河露面后:“诸位,此时我军困顿于此,应当同仇敌忾。”
然而营地中,诸多将领默然不语。他们看着赵山河摆放的歃血鼎器,以及那份明显是有名堂的盟誓之词,表情各异。
歃血为盟是大爻内军中的仪式,宣冲对这个仪式的评价:玄之又玄,可以不信,但决不能乱试。
因为在大爻历史上,很多违反歃血为盟的诸侯们,虽然占据了一时的便宜,但最终都是被天命所丢弃。
宣冲联想到自己世界历史上,三国时期那十八路诸侯共讨董卓的歃血为盟;大批打着反董,趁机壮大的诸侯后来都旋起旋灭;就连当盟主的袁绍,以及联军的大加盟方袁术,也突然闪崩,让人感叹天命造化。但唯独真正出力的曹,孙二人,后来有了一份基业。
最终,宣冲是这样用唯物主义理解:小人背信弃义,对自己的影响并不大。但是一个要成就功业的大人以及他的组织背信弃义,那么以后其事业发展到了至关重要的时刻。
其曾经违背盟约的记录会被当世之人翻出来,成为团队无法凝聚的毒药。
所以在其大业进行到最关键一步的时候,相关的人不愿意相助,以至于其最终功差一招。
故,宣冲虽然不信歃血为盟灵不灵,但是出于“立信”的原则,绝对不踩这个雷区。
更不会在盟誓上玩文字手段狡辩。哪怕是真的要对付小人,也只是指派自己手下的“低素质人才”去做,自己绝对不乱发言。
然而现在赵山河,就是在雷区上面蹦迪,他现在自作聪明写的盟誓之词中,只有“诸将应奋勇当先”没有“我当身先士卒”。这让宣冲嗤笑:世家子弟嘛?不过尔尔。
现在昊军各个营地的将领都是世家子,他们不是傻子,都是人精;向来也都只有他们和自己家跪着祈求恩赏的庄户们玩这种语言艺术。现在有人给他们画这个大饼,谁愿意接?
这些世家子弟们对“盟约”这种玄学之法是相当忌惮的。
然而最终,这些营队们还是被迫进行了血酒。
营帐内,刀斧手们寒光凛凛。
在赵山河的盟誓折腾完毕后,立刻开始排除异己。因为有的营队在之前耍小聪明称病,并没有来歃血为盟,而是派遣了副营队,亦或是家中的子侄来。准备派遣替身确认凶吉后,再来表态。
但是这种小聪明此时哪能上台,赵山河开这个会要的是拥护自己的各个营队,而不是敷衍自己的应对。——虽然盟誓是赵山河耍了手段,准备接下来占便宜,但是此时盟誓已成,掌握了足够大义,故赵山河就有了大棒来整人。
随着亲兵进入各个营地,在众目睽睽下,带走了这些不曾参与“歃血为盟”的营队。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