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后浪已至 (3/5)
例如在招兵时,地方上保甲方,每年都能拿到补贴。等到军人在军营报到后,还能从城市里面征兵衙门根据凭证,再领一重补贴。
如果保甲们代替军人领取这一重补贴时,发现补贴被克扣,则是由保甲负责向“退养部”申诉;当然退养部也可以找士兵核实这补贴有没有完全的发到士兵手里。
这个环节目前设计上不会出太大问题,但是如果发生“退养部”和“保甲”之间扯皮的怪事,就非常考验政体对基层的处理能力。
武俱往:必须快速调查清楚,立刻处置相关衙门;如果民政这一块不能迅速反应,就会挫伤军队的积极性。(而这样小事会在战时密集的发生)
武俱往师承于宣冲,对“民政”的了解,不是“青天大老爷断案”,而是高度专业,需要大量计算,且建立标准化流程步骤。
在浱州办公总部,足足两千人忙碌处理大军的身后事。而作为总领导,武俱往则是每天都坐班,监督任务。
…玉州,电闪雷鸣中…
四月的雨在下着,道路泥泞,赵诚现在看着自己现在这一盘棋。
此时他就宛如下象棋,一个格子只能容纳一个棋子。并且大部分乡兵就如同卒子,一回合只能挪动一步;只有常备的那些精锐部队,才算是“车马炮”,能够长途移动。(宣冲这边全是车)
赵诚力排众议,决定先扫清后方,再和盘踞在东边,以渤王为首的联盟势力进行天下决战。而短短一个月时间,随着西边各方线报传回来之后,赵诚饭都吃不香了。
各地军报都传来了南浱最近危险的动向。
1、雍州方向已经做好了兵力部署,五千精兵预计由苏明带领。
2、水方面,大批的火枪兵开始操练。
3、东江州和棘州方面,根据线报,有一支至少拥有五十门牛车巨炮的兵团,正在靠着棘州边境线驻扎。
……
大帐中赵诚麾下军事幕僚逐条通报他们要讨伐的敌人情况。而南浱的军事准备,让玉州方面诸多的幕僚们有些猝不及防?这架势,到底是谁讨伐谁?
“不可能!”一位来自水的幕僚当即否认,他随后补充:“这是南浱的虚张声势!”
是的,这位离开了南浱的俊杰,对故土的感知是“垂暮老朽”。
武飞作为南浱之主,年年对外征战,不用贤才,商贾聚敛钱财。而各个世家弟子们要么颓废,要么润了。而玉州这儿,却能让他们大展才华,一派欣欣向荣,万物勃勃生机的模样。
故,现在这些出身水,竹州的幕僚们不相信“德亏”的南浱能够挡住赵诚的大军。在此次讨伐南浱中,他们是坚定的主战派。
殊不知他们的圈子,属于早就被宣冲划定为“不让其贤”的群体。
而囤积钱财的商贾们,也绝非“见利忘义”;在宣冲的允许下,商贾们也能“深明大义”。
赵诚从手上密信中则是得知:从各地征召的民夫,在海量钱财下开始武装成为军团。在军团中,由于人才不够,开始了不拘一格降人材,大量原本的氓流因为会识字,被开放了文库;在会默写典籍后,被提拔了上来!
赵诚反观自己的操作,花费好几年时间,通过人才笼络,才逐渐拥有了浱州州等地世家内应;
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