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升龙登 (4/5)
/> 武俱往开始询问武飞:“我们需要更多兵丁,与各地百姓需要休养生息是相悖的,如何在其中调配?”
武飞看着这个得意弟子微笑道:“看来你已经入门,但是我告诉你,我等兵家要做大事的时候,是不能把调配平衡的权力,让给下方州府,以及豪门大族。”
你只看到我们收拢资源和名为百姓实则宗族之人间是相悖,但是并没有看到,自称百姓的宗族和其内部务农,走商的子弟们想求好日子的相悖。
现在宗族内若是舒坦到了那些“贤士”所谓“自天降康”的程度。
那些种田,养马,缫丝,砍柴烧炭之人,依旧是吃不起米,不敢骑马,穿不上丝衣服,舍不得用炭!只不过,这些宗族们把底层生活和他们维系大宗奢华的“相悖”,完美隐瞒了。
例如各个大户大族们在地方上是有一套控制人口机制,主宗的人丁是绝对兴旺,但是那些其余各支中,宗族不会鼓励婚配的,因为分支生育的多了,族田也不会分配给分支。
宗族为了控制人口,甚至会溺婴,尤其是溺女婴,这是小支有自知之明,不配养女儿,只有能做牛马的男孩才能在自家存活。大支极少溺女婴。
别看现在这些被调节婚配的小支们还一个个活得好好的,那是因为现在在打仗,军政府要用这些小支们,小支们有话语权,宗族内那些族老们不敢怠慢他们。
一旦战事结束,小支们对将军府没用了,宗族乡老们会立马将这些小支们美美的日子给戳破,将小支的资源降到只能活到四十岁就死的地步。多余资源呢?不会给将军府的。
武飞抽出了剑,稍微敲了敲,听着这铿锵之音:我们现在征收物资资源,打破宗族平衡。却对更小支们(家庭)的平衡负责,让他们(家庭)赚钱,生娃,终老!这样话,民力才会转到我们手里。
武俱往明白了,点了点头。将军府是用更加底层的家庭平衡,取代宗族的平衡,进而把地方宗族的力量抽出来用于战争,如果某一天将军府无法供应“家庭的平衡”,那么将回归到“宗族平衡”。
…“婚配”只是一个政策,其余榨取资源的政策也都在调配中…
宣冲在历史作业本上总结:东方的王朝治理体系下,一个地区的军事实力,往往并不是与郡县是否富庶正相关,而是看资源集中度。
北方渔猎农耕体系,入驻中原的那几次。都是趁着中原内部底层的自行稳定,调动不了资源打进来,在破坏中原地方上的“自稳定”后,集结更多人力物力后,继续向南把同样“底层自稳定、高层无法调动资源”的江南给打崩了。
没错,后续两千年入侵中华的基本都是渔猎农耕,真正的游牧早就在后汉就被打灭了,能有气候的都是封建化的族类,所以才一波波去西边抽。
江南武备孱弱,原因不是物产不丰,也不是人种问题,戚家军是很能打,根本在于南方太容易形成小农主义,在地方上小门小户“自稳定”了,地方小体系就会抗拒大体系的调动。
江南,守住几亩地一头耕牛娶一个女子,理论上耕织就自给自足了,当然安全上会有问题,所以为了抢水,会抱团形成宗族。当然宗族后,就没有进一步团结的需要了,面对更高统治阶层的征调,会天然抗拒,因为在这样的江南民众眼里看来,自己日子已经是圆满自足,你朝廷的插手是破坏圆满。
而北方,由于气候波动太大。若是某一地缺乏人工水渠的调动,有时候不是旱,就是涝。
这就需要官府调动劳役修水渠,修调粮的道路,因为有缺,各个村落才聚集在一起。
然而饶是如此,当北方大族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