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朝局震动,新旧 (4/4)
上一任宫廷斗争的胜利者,戍帝对权力相当敏感。如果不是现在军事上失利,导致相关连锁反应,朝中的那些野心家们根本没机会蹦跶。
…去爻都的旨意要比去浱州的快…
10月28日,炽热阳光撒在了爻都,在庭议后,城中各个权贵人家在相互走动,显然山雨欲来了。
虽然朝堂上诸多大人们在讨论渤地“诸事”时,都是一言带过。
但现在,在渤地功勋卓著的东市军,却是被各方势力此时暗暗地记住了。
由于周王身边党阀这几日在朝堂上过于躁动,那些稳重老臣感觉自己不做些什么,就要被安排了,于是乎他们将原本催促东市军北进的命令追了回来。
随后司马派去说客,要求东市军不要受到朝中情况影响,好好地在北边稳扎稳打。言语中是要求东市军做好成为稳定力量的准备。
周王吃相太难看,相较而言,东市军当年的声名狼藉,现在已经微不足道了。
稳重派们现在正在想尽一切办法迎戍帝回京,
然而戍帝回京也不能直接控制局势,需要调军入京,相对于调动外军入京。京中那些公卿们看了一圈后,最终确定还是东市军要稳妥。
而爻都的外戚和勋贵,诸如李家,木家这些家里面有人在东市军的,在纷乱朝局中都闭门不出,完全低调。回避了外界各方的拜访。
因为现在蹦得高的势力,都是脚跟没找到稳当地的;李家和木家都坐在“亏不了”的位置上,没必要跟风冒风险。
…不倒翁们…
李府上李老爷,正在让人鞭打那些不守规矩和外面人厮混的下人。这罕见的大动肝火,让全府上下噤若寒蝉。
这些下人们并不知道为什么慈眉善目的老爷发这么大火,而那个下人也不怎么清楚,平日能和大司徒府上下聊天,今日为什么不行。
只听得到,李老爷对周边下人们斥道:“今时不同往日,让你们低调,少同府外的人勾连。若是不听,就是这等下场。”
当然就在快要打死这个下人的时候,府门外传来了下人通报声音,宫里面来人了。
黄门走了进来,在全府中人面前宣旨,给了李家嘉奖,加封了一千石的俸禄,以及各种珠蕴之宝。
李家老爷苦笑着接过旨意,但是随后出门时脚崴了,不能入宫觐见了。
至于木府那位老爷,突然偶感风寒,额头高烧包着冰毛巾冷敷,苦着脸,面见宫里面派过来的太医。
太医号脉,一眼看出来,这老太爷的风寒病症不是什么吃坏肚子,亦不是脚蹬被子闹出来的,而是近来一曝十寒才憋出来的病;但是,这位太医知道这模棱两可的答案,是不可说的。于是乎抓了一副药,好生安抚了一下这位木老爷,回宫中复命。
而那位木家的大儿子则是追出来,送来一包金子作为太医辛苦费。非常关切地询问太医要怎么描述这个病症。太医表示:“这病我们会对周王说清楚,莫要担心。”
两个月后,戍帝回京后,这两个老滑头的病突然好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