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书屋

第17集《直解》 (4/6)

说我们布施、持戒赚了很多的珍宝,但是没有一个安全的库房来管理,这个珍宝就被贼给破坏了。这个库房是谁呢?就是忍辱波罗蜜。说我们前面修了布施持戒以后,假设没有忍辱波罗蜜的保护,这个火一烧起来的时候,功德林都烧光了。前面的贪烦恼的活动使令我们身心生起苦恼,但是它不会破坏善根。但是嗔烦恼的活动不是,它这种不安稳性会破坏我们的菩提心,破坏我们的施、戒、忍、禅定、乃至于般若波罗蜜的功德,它会破坏善根。所以这个嗔心的过患是超过前面的贪烦恼。

    这个嗔心的对治,蕅益大师开了两贴药:

    第一个、随缘消旧业想。就是说我们这个嗔,这个忍辱不是强忍。强忍把身体搞坏了,也不能持久。就是你要这样子想,随缘消旧业,更莫造新殃。说这件事情我过去放逸的时候,身体健康,心情愉快,事事如意。现在开始修学佛法以后,人也不如意,事情也不如意,发动嗔了我不修行了。但是你想一想,有不如意的事情在你的身心出现,这件事情不是上帝安排的,也不是自然而有的,这怎么回事呢?就是我们的身心有罪业。有罪业的时候,我们现在开始修行戒定慧的功德,那种光明跟罪业一接触的时候,就把罪业的势力给破坏了,破坏以后,那些剩余的果报就是表现出来,重报轻受。

    就是说,这件事情一定跟你的罪业有关的,你一定要承当。当你认为说,这样的不可乐果报一定跟你自己过去的行为有关系,你就会逆来顺受。因为你没有第二句话,自作自受,这跟别人都没关系。一定你过去有这样子的类似的业力,才会遇到这样的境界。这样一转想以后,我们这种心不甘情不愿的心情就消失了,就会很坦然地把这样的罪业给接受下来,这第一个。

    其次,当善知识想。前面的随缘消旧业是比较消极的方法,这个是比较积极的。就是说,我们在整个成长过程当中,有时候是在佛堂身体健康,心情愉快,没有人干扰我们的时候去修止修观,去栽培善根;但是有时候也应该要在逆境里面去历练,你的功德才能够增长广大,乃至于坚固。

    这个意思就是说,当善知识想,说我们也可以把这样不如意的境界,过去的罪业所发动出的不如意的境界,当作你一种历练的对象,使令你能够在逆境当中成长,这也是一个办法,就对治嗔。就是第一个随缘消旧业,更莫造新殃;第二个是转逆缘成菩提道,把这个恶因缘当作你一个历练的对象.就是你在佛堂中所修行的法宝,应该拿出来历练历练,而这样的历练绝对不是在顺境,而是在逆境当中。这是对治嗔的两个办法。

    三、痴。于诸事理,迷暗为性。能障无痴,一切杂染所依为业。

    这个是对于诸法的道理——因果的道理,二空的真理,迷闇,迷惑暗钝。那么因为愚痴的关系,这一切杂染的业行就发动出来,一切杂染所依为业。这个痴的过失是非常重,因为我们有一点贪烦恼、一点嗔烦恼,假设不愚痴的话,我们会深信因果,还有惭愧心。这个愚痴的人他造业的时候,无惭也无愧。他会认为说这个鸡鸭鱼肉是天下一道菜,说这个鸡鸭鱼肉是上帝创造给我吃的,把它杀死,这是没有过错的。换句话说,他杀这个鸡鸭鱼肉的时候,内心完全是无障碍的。这样的罪业就更重了,无惭无愧所造的罪业更重了,所以这个痴的过患是很厉害。

    四、慢。恃己于他,高举为性。能障不慢,生苦为业。

    慢,这个慢呢,“恃己于他,高举为性”。这个恃己于他就是说,你内心当中有一点功德了,或者是你福报修得很大,或者你戒定慧的功德栽培得很深厚。这当中你跟其他众生一接触的时候,就把自己高举了。

    这个慢的结果就是生苦为业,也是生起为苦。为什么呢?因为“我慢山高,法水不入”,因为我们慢心重,很难接受其他人法水的滋润。说这个高山那么高,你这个水倒下去,通通流光了,不能保存水。一定是这个山谷,那个低的地方才能够保存水。我们的内心当中经常保持尖尖高高的,高高在上,其他人的法水都滋润不到我。我们的内心当中长时间得不到法水的滋润,就很容易造罪业了。我们造了罪业也没有人能够指正我们,你就会生起苦恼了。所以这个慢心就不能够接受别人的劝谏和教化,这个是慢的过患。

    五、疑。于诸谛理,犹豫为性。能障不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推荐小说:
穿书农门继妹,大佬兄长们有点宠 重生88:踹掉渣女后,我成为亿万富豪 大唐最牛王爷 重生明末再造华夏 外星异种驯化手册[人外] 修仙靠空间,逆天改命当主角 无人扶我青云志,我自争得门楣扬 神雕:我,剑仙,镇压天下 破茧:文物修复师的逆袭人生 边关小医娘的种田日常
相关推荐:
从搜山降魔开始成神 剑主诸天 神鬼传说 开局穿越,躺平就能修炼到满级! 斩气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