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书屋

第十四卷《直解》 (8/12)

心中的名言全部洗掉的时候,还他个本来面目的时候,这个一切法是个如的境界。所以您自己安立一个好的名言,让您自己产生一个好的感受,您自己安立一个不好的名言,让您产生一个压力的感受。

    所以,“知己内心自生想念”,而不是外境本身它有分别。外境它是一个因缘所生法,是那样就是那样,它由业力的因缘,它出现了,等到因缘结束了,它又消失了。它只是宇宙间遵循着一个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的一个如是的轨则而已。问题是,我们在面对这样的因缘法,我们安立很多很多个人情绪的名言,使令我们产生快乐,也使令我们产生痛苦,所以讲“知己内心自生想念,非一切境界有念有分别也。”这个道理是这样子的道理。好,我们看别明:

    二、别明

    所谓内心自生长、短、好、恶、是非、得失、衰、利、有、无等见,无量诸想,而一切境界,未曾有想,起于分别。

    当然,我们从过去生命的经验当中,我们感到人事有很多的差别,这个人有好处、有短处,这个人是个好人、坏人,世间上有是非、得失、衰、利、有、无,有各式各样差别的知见,无量的诸想。但是这个想,都不是外境会自己出现,就是一切境界末曾有想,起于分别,是您的内心自己生起的。

    我过去刚出家的时候,我欢喜喝牛奶,我把这个牛奶安立很好的名言,当我想到牛奶的时候,我心中就出现说:这个牛奶是非常滋养,它能够让我的色身健康,我有体力拜佛,我有体力打坐,果然我喝牛奶很受用。所以这个牛奶在我的生命当中,扮演一个滋养我的角色,这件事情维持了好几年。

    后来我看到《楞严经》,佛陀在《楞严经》它劝我们最好不要吃动物的东西,免得跟众生结恶缘,包括动物的肉、血、牛奶、皮毛,都不要用。当然大智慧的佛陀的开示,我们身为佛弟子应该遵循。这个时候我就为了对治义,我开始对牛奶安立不好的名言,说这个牛奶是臭秽的、是不干净的,是动物的东西,以后我一喝牛奶就拉肚子。牛奶它对我的生命已经不再扮演一个滋养的角色,它是一个负面的。

    这个时候我想,奇怪!我以前的牛奶对我是受益的,现在这个牛奶对我是伤害的,这个心中名言的力量非常地大。就是说“所谓内心自生长、短、好、恶、是非、得失、衰、利、有、无等见,无量诸想,而一切境界,未曾有想,起于分别。”这个地方告诉我们一个事实,就是说,在我们的生命当中,当然,我们也承认,有些东西是由业力所变现给我们的痛苦、快乐,但是这样的成份不多,这样的时间很少,直觉地反应,有一些业力的东西,反而是大部份的时间,我们被自己的情绪所苦恼的成份多。

    就是说,我们自己的内心,对某一个人事安立一个好的名言,让我们快乐,让我们感到温馨的感觉;而我们也由于自己的名言,安立一些冤家,安立一些敌人,也把某一个人安立他是您的敌人,然后您在心中伤害您自己。而这样的第六意识的情绪的功能,在您的苦恼跟快乐当中,佔了大部份的角色,第六意识居着主导的地位,这个了境能变的力量,超过了阿赖耶识的业力。

    因为阿赖耶识的业力,除非您受到一个很大的业力的痛苦,那是一个直觉的反应,这个苦乐的感受是直觉。但是忧跟喜的感受,它长年在我们的心中是长时间的,而且这个念头您不断,它会累积下来,愈来愈厉害,今生如此,来生如此,生生世世如此。这个地方就是我们一定要强迫自己,突破自己的徧计执,破除心中的名言。

    当知一切境界,自无分别想故,即自非长、非短、非好、非恶乃至非有、非无,“离一切相”。

    就是境界的本身,它只是一个业力所出现的一些果报,它本身没有所谓的长短好坏,它本身是离一切的差别相,它只是由一切种识,如是如是变,它很真实地把您的业力变现出来,所谓好坏长短的感受,是我们自己安立名言。

    如是观察:“一切法唯心想生”。若使离心,则无一法一相而能自见有差别也。

    一切的差别的境界,是由您内心想像出来的。我过去也讲出一个公案,这个公案我再讲一次。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推荐小说:
荔枝点火 被S级哨兵觊觎的F级向导 大唐:父皇,我能辞职吗 凌晨三点,收到解雇信和追杀令 云含烟雨 神壕快穿:闪开,小祖宗驾到 恶毒师妹不洗白在宗门创死所有人 我靠拍剧爆红全网 斗罗:我是邪魂师又怎样? 您疑似过于忠诚了
相关推荐:
恶毒师妹不洗白在宗门创死所有人 我的修行旁白有诡异 签到万道:从凡界到寰宇至尊 每天长一万斤,我进化成神话巨兽 重生后我靠吃异食升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