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书屋

第十三卷《直解》 (6/11)

的呢?就是这个小鬼,他善巧方便,把他前一念的心识破坏,就是,如果他跟空性相应的心识不消灭,他后面有为的心识不能出现,你一定要想办法让前一念灭,第二念才能生起。说我们要念佛,但是你还没念佛之前,前面是打妄想的,你一定要把前面的妄想的力量调伏了,你佛号才生起,等无间缘,前一念灭,是后一念生起的等无间缘。

    四、增上缘。谓若有法,有胜势用,能于馀法,或顺或违,虽前三缘,亦是增上,而今第四,除彼取馀,为显诸缘差别相故。

    这个增上缘就是说,它这个法当然是一个存在的法,而且有殊胜的作用,对于其它的法,有随顺或违背的功能。这个增上缘就是说,虽然这个法本身对这个心识不是一个直接的因缘,但是它有帮助的作用。比如说,我们讲临命终的时候,我们跟弥陀感应道交,往生净土。主要的心识是要信愿持名,就是你那个分别心,要具足三种功德。

    第一个,对弥陀的一个真实的信心,你相信弥陀能够救拔你,第二个,你有一种往生的愿力,你那个了别心当中,真实地厌离娑婆,欣求极乐,第三个,执持名号,你这个心中要不断地忆念弥陀的名号。你往生的因缘,这个是主要的亲因缘,是信愿持名。

    但是,你平常的布施戒,这是一个增上缘。就是你的善业强,你的心容易寂静,而在寂静的心中,你容易生起信愿持名的功德;如果你平常造了罪业,虽然你信愿持名的善根很强,但是这个罪业这个扰动性,它会破坏、会障碍你的信愿持名的生起。所以我们所造的善恶业,对于我们生起信愿持名的心念,它本身是增上缘,他有增长或折损的功能,这个叫增上缘。我们心识的生起,主要就四种因缘。

    好,我们再看下一段,第二个:

    (二)结示展转而生

    “以展转力故,彼彼分别生”。

    前面是讲到过去生的种种造作,这个是讲到今生的栽培。我们的生命,一方面我们传承了过去生的内心的功能,一方面我们再继续地会造作,也会使令我们的心识的功能有所变化,我们先看这个相分:

    这个所缘境的相分就是我们心的所缘,有本质相分跟影像相分。这个本质相分就是第八识的相分,它就是阿赖耶所生的十种法,这个包括五根身,还有依报的器世间,这个本质相分当然所有的依正二报都在里面,不过它不是我们能够受用的。

    我们心中真实受用的是影像相分,就着前五识的受用来说,是托第八识为本质,在自己的识上变现而缘。第六识是托这个法尘为本质,这个法尘就是这个五尘落谢的影像,前五识去了别这个五尘的境界,它落在这个第六识的影像,由第六意识来攀缘。第七意识托第八识的见分为本质,第七意识的了别的境界是一个心法,所以它是以第八识的见分为本质,然后在自己的识上再变现一个影像,再攀缘。这样子的观念我们看(表)右边就知道,就是识变的理论:

    说万法唯识,第八识先变现了这个六根、六尘、六识,当然有人的十八界,有饿恶道的十八界,天的十八界。我们再根据这个六识,它依止这个六根去攀缘六尘的境界。这个六尘的境界本来出现的是本质相分,但是,它表现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的时候,事实上是变成了个人的别业,变成影像相分。然后我们在这个影像当中,再不断地造作,这个时候,“以展转力故,彼彼分别生”,这个影像也会不断地变化,我们这念心也不断地变化,这样的因缘是这样子来的。好,我们回到讲义的。

    这一段主要是探讨分别心是怎么生起的。

    从这个偈颂来看,我们这个分别心,它生起的因缘,有两个因缘。第一个是我们过去生的造作。我们从今生的内心状态当中,我们也可以知道我们前生在那一个境界造过很多的业。有些人他喜欢打坐,他打坐的时候,就马上能够寂静下来,就表示他过去生在这一个境界上有很次的造作。有些人欢喜持戒,有些人好乐听闻正法,去发明诸法的实相,这个是由过去生的造作,所累积下来的各式各样的功能,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推荐小说:
斗罗:我是邪魂师又怎样? 您疑似过于忠诚了 妾本丝萝,只图钱帛 藏镜 重回七零,手握医毒空间,独美 我的修行旁白有诡异 [综武侠]黑店日常经营中 我有特殊的犯罪技巧 签到万道:从凡界到寰宇至尊 重回1988:我成了全球外科第一
相关推荐:
我的修行旁白有诡异 签到万道:从凡界到寰宇至尊 每天长一万斤,我进化成神话巨兽 重生后我靠吃异食升级系统 解析万物:从婴儿开始纵横诸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