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直解》 (3/12)
个是析空观。这个地方蕅益大师是根据天台智者大师的观心法门来开展的,先看这个体空观:
既不自生,亦不他生,又不共生;不无因生。只是因缘和合,虚妄有生。
这个地方是讲四相不生。这个偈颂是很重要,在整个《中观论》,这个地方是一个重点。说是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知无生。《中观论》的主要思想是发明无生的道理。这个无生,当然这个地方的所观境是讲诸法,一切的色心诸法,一切的染净诸法。但是这个地方,蕅益大师就是说,我们不要观多,就观你这念心就好,而且这个心的所缘境还是观烦恼的相貌,就观烦恼是什么相貌。这个无生,简单的说就是无自性,观察它无自性。这个地方他是用相反的方式来证明它无自性。就是说,我们先假设烦恼是有自性,我们假设有自性是不能成立以后,就证明它是无自性。
我们先假设烦恼这个贪,贪瞋痴的烦恼是有自性。什么叫有自性?就是说:这个烦恼的生起它不必假藉因缘,不必假藉任何的因缘,它就能够生起它的体性,它有它独立自主的体性,这个叫作有自性,它不必假藉因缘。我们假设这个烦恼是有自性,有自性的烦恼它的生起因缘有两个:第一个是有因缘生,第二个是无因缘生。如果说它是有因缘生,有三种情况:第一个是自生,第二个是他生,第三个是共生,这三种情况。
说是有因缘生,是自生,这个自生,就是自体所生,自己,自己能够生起自己。自己生起自己,这当中有无穷尽的过失,我这一念贪瞋痴的烦恼,不必假藉外在因缘的刺激,它就自然生起烦恼。这样子,你应该一切时生烦恼,因为它自己能够生起自己。但事实上,我们从实际的经验观察,我们不是一切时起烦恼,我们有时候也是心平气和的,所以说,这个烦恼是自己生起自己,这样子就有无穷尽的过失,跟现实的现量相违背的。自生是不能成立的,自己生起自己,这样子就有无穷尽的烦恼,所以这个是不能成立的。
说是他生,这个他,就是他体,他体所生,这个他体,就是自体以外的,都是他体,这个范围很广啦!比如说:我们这念心跟不如意的境界接触的时候,我们起瞋心,我们就说:我这个瞋心是外境加给我的,外境所生。这个他体能够生起这个烦恼,这个在《中观论》说:这样子是不能成立的。因为他体生起了这个自体,为什么这个他体生起自体的时候,两个都是有自体的?且生起两个不同性质的自体?外境是一个色法,色法怎么能够生起心法呢?一个不同体性的人,他怎么能够生起另外一个体性的东西出来?所以这样子是不能建立的。
所以说,外境是一个色法,它是一个色尘,或者是一个声音,这都是一个色法,为什么一个没有明了性的色法,会创造一个有明了性的心法出来呢?所以这个是不能建立的,他生是不能成就的。我们也可以从日常生活中去知道,比如说:我们这一念心,有时候心的正念强,我们刚拜完八十八佛,刚刚静坐过,心中有这个戒定慧的力量,摄持我们这念心的时候,我们跟同样染污的境界接触的时候,我们不起烦恼,可以。如果是他体能够生起烦恼,应该任何一种情况跟这个他体接触,都要生起烦恼。但事实上,我们正念强的时候,我们不起烦恼,所以说,这个烦恼是他体所生,是不能成立的。
自体也不能生,他体也不能生,是共生啰?自体跟他体的和合。这古德解释说:说是石头它压不出油,沙也压不出油,石头跟沙合起来也压不出油。说自体也不能生,他体也不能生,当然这两个合起来也不能生。所以这个有自性的烦恼,他说有因缘生是不能建立的,因为自也不能生,他也不能生,共生也不能生,有因缘生是不能成立的。
说是无因缘生,这个烦恼是完全没有理由就生起,这个无因缘生当然我们不能接受的,一切法是没有轨则,只是个偶然,这个是我们不能接受的,所以无因缘生事实上不可能。有因缘生不能成立,无因缘生也不能成立,表示烦恼有自性是不能成立。因为它有因缘生也不能成立,无因缘生也不能成立,所以只好说是:“只是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它有自性是不能建立。它只是在某一种因缘的和合之下,所出现的一种剎那剎那生灭的一种虚妄相而已,它不是我们过去所想像的,如此的真实,如此的坚固,不是这样子。它是一种因缘和合,虚妄有生,这个叫作无生,或者讲自性空的意思。因缘生当然是自性空,从自性来观察是毕竟空的。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