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荒原之旅 (2/5)
翅膀带着她低空飞行,掠过移液枪的枪管时,林夏发现枪身上附着着一层薄薄的霉菌。那些白色的菌丝如同热带雨林的气根,从金属表面垂落,尖端还挂着露珠般的孢子囊。更让她震惊的是,菌丝之间竟然有微小的昆虫在爬行——那是尘螨,体长不足0.3毫米的生物,此刻在她眼中却像绵羊般大小,八对足在菌丝间灵活穿梭,啃食着霉菌的孢子。
“原宗,分析生物种类。”
“目标1:屋尘螨(Dermatophagoides pteronyssinus),节肢动物门蛛形纲,以真菌孢子为食。目标2: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真菌门半知菌纲,产生的孢子可能引发呼吸系统过敏。”
林夏看着那些尘螨用口器切割菌丝,动作熟练得像牧民收割牧草。而在菌丝的另一侧,几只更小的跳虫正用弹尾跳跃前进,它们黑色的身体上覆盖着细密的绒毛,遇到尘螨时会突然弹起,在空中划出优美的弧线——这是微观世界的生存法则,残酷又充满生机。
她继续向前飞行,翅膀的伤口已经被铠甲修复,只留下淡淡的能量痕迹。飞过一个培养皿的底座时,林夏突然停下了——底座与台面接触的缝隙里,竟然藏着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无数根蓝绿色的丝状物缠绕在一起,像海底的珊瑚丛,那是蓝细菌的菌落。它们的细胞在阳光下闪烁着金属般的光泽,通过光合作用释放出氧气泡——那些透明的球体缓缓上升,在她眼前破裂,释放出肉眼难见的氧气分子。而在蓝细菌之间,更小的原生动物正在狩猎,它们像透明的鱼雷般穿梭,用纤毛包裹住猎物,分泌出消化酶的瞬间,林夏甚至能看到猎物细胞被溶解的过程。
“一花一世界……”导师临终前的话突然在耳边响起。林夏的眼眶瞬间湿润,面罩内侧的传感器检测到泪液的盐分,发出轻微的嗡鸣。她想起二十岁那年,导师在剑桥的实验室里,指着显微镜下的硅藻对她说:“你看这些硅质外壳,每一个纹路都比人类设计的建筑更精巧。当你真正理解微观世界的丰富,就会明白人类有多渺小。”
那时她只当是导师的哲学感慨,此刻却在这道不足一厘米的缝隙里,看到了比任何热带雨林都复杂的生物网络。蓝细菌提供能量,原生动物控制种群,真菌分解残骸,甚至还有病毒在悄悄改变着某些生物的基因——这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小宇宙,在人类从未留意的角落,已经运转了亿万年。
翅膀带着她离开缝隙,继续向实验室中央飞去。越是深入这个“新世界”,林夏就越是感到震撼。她飞过一根掉落的睫毛,那黑色的纤维在她眼中如同巨大的碳管,表面附着的油脂形成彩色的薄膜,几只细菌正沿着膜的边缘爬行,留下细小的轨迹。她掠过一个键盘,按键之间的缝隙里堆积着食物碎屑,那些面包的淀粉颗粒像白色的巨石,上面爬满了金黄色的葡萄球菌,它们聚集在一起,像正在开会的部落。
“原来我们每天都生活在这样的世界里……”林夏喃喃自语,突然被一阵高频振动打断。那声音从实验室的角落传来,像远处的地震,让整个台面都在微微颤抖。她迅速躲到一个烧杯的阴影里,透过玻璃壁的反射,看到了震动的源头——是老陈正在用超声波清洗器处理试管。
那些原本用来清洁器皿的高频声波,此刻在空气中形成肉眼可见的波纹。林夏看着无数尘埃颗粒在波纹中上下起伏,像被海浪裹挟的船只。更可怕的是,声波经过的地方,那些微小的生物瞬间被震碎,原生动物的细胞变成碎片,细菌的荚膜破裂,释放出里面的遗传物质——在人类眼中无害的清洁过程,在这里却是一场毁灭性的灾难。
“必须离开这里。”林夏的心跳骤然加速。她展开翅膀,朝着远离清洗器的方向飞去,却在中途被一股更强的气流拦截——老陈洗完试管后,随手用纸巾擦了擦台面。
那团白色的纸巾在视野里如同移动的山脉,绒毛纤维像森林般密集,边缘卷起的部分形成陡峭的悬崖。当纸巾擦过台面时,林夏看到了触目惊心的一幕:无数微生物被卷入纤维之间,有的被绒毛刺穿身体,有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