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义愤填膺 (2/3)
就听王小仙继续道:“我那竹筒吸泥用了这么久了,只有李供奉看出他的真正用法,听闻您也擅长格物之道,分明便是知己,可谓是一见如故,日前在铜陵,你又有救命之恩于我,李供奉若是不弃,我愿与你结为异姓兄弟,不如咱们斩鸡头,喝血酒,如何?”
“啊?”李舜举愈发的懵了:“和我结拜?可我是宦官啊,王官人您可能有所不知,我在朝廷……”
王小仙打断道:“有何不知?我都问了,听闻供奉长于西陲军事,却也因此常遭人攻讦陷害,我也是这两天才知道的,李供奉改良了神臂弓,大幅度的提高了神臂弓的射程,从而被先帝赏识,结果呢?”
“时任殿中侍御史的傅尧俞说什么‘此曹一旦得志,必覆蹈唐季监军覆辙”,这他妈是人话么?
时御史中丞吕诲说,‘内臣给事宫掖才是本分,岂可假以戎寄?李舜举小慧,安知军国重事’,知谏院范镇说,‘今用舜举,恐边将拱手受制’,他们凭什么这么说?用宦官监军,武将就会受制,用文官就不会么?明明狄青都说过,文官还不如太监呢。”
“最离谱的还是司马光,居然说什么‘百工之技当付有司,内臣预之,则机密尽泄’,到底是居于深宫的内宦更容易守护机密,还是他们整日在酒楼里寻欢作乐,四处交友的文人更容易泄密?
西夏的探子只需要派上几个妓女,在他们喝多了的时候套一套话,那还不是什么机密都给人家套去了?”
“一群丝毫不知兵事的文人,一个个的既没去过前线,也没上过战场杀过人,甚至恐怕是和军中士卒接触也无,他们也配妄言兵事,也配非议供奉么?供奉你杀过西夏贼,他们杀过么?”
“我大宋缺马,多是步卒,而且没什么可矫饰的,就是不善于肉搏近战,和西贼也好,辽贼也罢,作战杀敌,大多仰仗弓弩之利,尤以神臂弓为首,
神臂弓的射程每增加一步,则每次交战,我大宋将士至少少死几百人,多杀敌酋几千人,供奉将那神臂弓的射程提高到了二百七十步,增加了至少三十步的射程,
您甚至还改良了箭头增加了弓弩的破甲穿透性,可使神臂弓穿甲胄如穿缟素,如此大功,放在战场上,能挽救多少我大宋将士性命?这功劳我看未必就比破城先登,斩将夺旗要来得更小。”
“可他们凭什么要对你的封赏百般阻拦?凭什么不让你提举军器监?先帝欲以供奉代沈括,又有什么不可呢?
沈括这人固然也是人才,可是公允来说,用人做事,发明创造,他哪一样比得上您?凭什么他就是名满天下,甚至是流芳百世,就因为他写了梦溪笔谈么?”
“此事,我为供奉不值,我这人眼里容不下沙子,这事我既然知道了,我非得抨击他们这群伪君子不可,傅尧俞,吕诲,范镇,司马光,这些个上书反对过供奉的人,我一个都不会放过,一定要上书骂他们,为供奉鸣放不平!”
说着,王小仙还是一副气呼呼的样子。
要知道他这话也不是瞎说,至少并不是毫无根据的,他对宋史不了解,上辈子是没听说过李舜举这个人,但是他现在知道了啊。
知道这是一位很有名的技术达人,在军事,民生领域都有过很多的技术创新。
王小仙并不知道这人在历史上甚至改良过火药配方,否则他高低也得跟这李舜举对一对暗号,来一句天王盖地虎之类的。
说白了,此人和沈括可谓是一时瑜亮,到底谁的技术更强,不好说,但人家沈括是什么地位呢?那是上了高中历史课本的人物,李舜举呢?
改良神臂弓这么大的功绩,再加上人家之前在西夏战争中确实也有功劳,英宗想升个六品官来当当,还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