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书屋

第181章 反击 (3/4)

资源极为丰富。

    而良木,正是明代极为匮乏的资源。

    皇宫修建尤其需要良木。

    而皇宫建筑多为土木结构,极易发生火灾,有明一代,宫殿被烧毁的记录比比皆是,当然其中其实是人祸。

    永乐十九年(迁都北京第二年),奉天殿大火,大火延及谨身殿,华盖两殿,三大殿同时化为灰烬。

    嘉靖三十六年夏,三大殿又发生火灾。大火沿着三大殿东西两廊一直烧到午门外。

    万历二十五年,这次不但烧了三大殿,还烧光了乾清宫、坤宁宫,紫禁城中路成了废墟。对这些宫殿的重建工程进行了35年,到天启六年(1626年)才全部修完。

    ······

    明初兴建武当山,发十万军民,采伐良木无数。

    嘉靖皇帝信奉道教,各地大建道观,再加上紫禁城宫殿不停焚毁重建。

    华北楠木资源很快枯竭,接着是湖广江南。

    最后,皇帝不得不派人前往云贵等地伐木,由于楠木生长之处山高水深,采伐代价惨重。(注释1)

    当时这样形容采木的官员:

    采木之官,风餐露宿,日夕山中,或至一年半岁。(注释2)

    当然,即便如此,也没人敢打孔林的主意。

    刘招孙已经把衍圣公宰了,顺便砍几根木头也在情理之中。

    战兵们将巨木切割成块,夹藏在运往文登的粮草中,秘密往威海卫港。

    这些优良木材将乘船浮海,运至朝鲜皮岛,为平辽侯的造船事业提供最核心物料。

    孔林中的石碑更是价值连城,碑林中多有历代书法家的真迹,在书画专家乔一琦的建议下,刘招孙安排工商司谢阳,让工商司通过辽东商贸公司将这些石碑走私卖到南方,卖给江浙、福建那些大财主,换取茶叶丝绸。

    乔一琦粗略估计,即便按照当前最低行情价,五百多块唐宋碑,至少得卖个五十万银子。

    挖坟盗墓,开原军没有参与,并非平辽侯不愿意,只是实在是运力有限,搬不了那么多东西了。

    基本都是周围佃户自发干的。

    当然,平辽侯给这些愤怒的佃户提供了作案工具以及必要的粮食。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应该就是这样的。

    不仅如此。

    平辽侯还宣布,孔林周边的三十万亩的佃租,今明两年都不用交了。

    考虑到一时半会儿也找不到孔子后人来继承衍圣公,短时期内,曲阜孔林只会成为无主之地。

    无论是伐木还是盗墓,只要在孔夫子头上动土,都是杀头大罪,孔林佃户自然坚定和平辽侯站在一起。

    周应秋每日查访,废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找到一个愿意举报开原军的佃户。

    佃户被关押在曲阜大牢,兵备道还没来得及录口供,次日,这人便暴死狱中。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推荐小说:
归墟劫 上班摸鱼被抓,女总裁罚我娶她过门 哑巴嫡女:我靠装聋作哑走上人生巅峰 四合院:从天道酬勤开始 重生69:断亲后,我靠空间致富养妻女 异世界宗教胜利居然如此简单? 浮意人生 穿越那些年的人和事 射雕:从镖人开始 神话之后
相关推荐:
暖青寒 从升级建筑开始长生 绿腰 归墟劫 哑巴嫡女:我靠装聋作哑走上人生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