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典故 (3/4)
时他检举他偷粮的情景。
马蜂窝事件,他的儿子陈玉强,差一点要了他的性命。
他越想越愤怒,恨不得跑到陈发财的坟墓上,把他的尸骨挖出来,放到自家的茅缸里,让他遗臭万年。
更让他愤怒的是张彩云,这个女人,比她丈夫更可恨。
她戏弄自己的感情,差一点毁了自己的命根子,还到大队书记杨少文那里控告自己强暴她。
“四清”运动时,她拉拢李组长检举他利用祖坟偷藏粮食,妄图置他于死地。
祖坟事件,她一口咬定,自己是主犯,要求从重惩处。
……
他觉得,她和她男人欠下的债,都应该由她偿还,等她把所有的债都还清了,再彻底征服她。
他要亲眼看见她就像一条哈巴狗一样,跟在他后面摇头摆尾,服服帖帖的听从他召唤时,他才能饶了她。
想着想着,迷迷糊糊地进入了梦乡。
他梦见补偿彩云自留地的后院隔墙,莫名其妙地恢复到原来的位置,玉强正拿着铁镐在刨墙,他过去制止时,玉强抡起铁镐向他劈来,一下子把他从梦中惊醒,他决定就从这件事下手。
第二天,他找到彩云:“你这院墙把我家房屋的后墙圈进去了,维护起来不方便,还是把院墙和自留地的界线都恢复原样吧。”
彩云道:“那你爸的坟墓占了我家的自留地怎么办?”
“巴掌大的地,你至于吗?”
“不行!这是周主任定的,不能变!”
王红兵说:“当时,不知道玉强会是什么结果,所以我也就同意了,现在玉强什么事都没有,医疗费我们也出了,对得起你们了,这事就这么定了。”
王红兵说完,就让韩秀霞找了几个人开始拆院墙。
彩云喊来玉兰,一起进行阻拦,王红兵找来的王老四和几个侄子个个身强力壮,彩云根本阻止不了。
而且王红兵的几个侄子还趁机对玉兰动手动脚,把玉兰围在中间,在她身上乱摸。
这情景正好被前来找彩云的杨老师看见了,他愤怒地上前制止:“住手!青天白日的,成何体统!”
刚回到家中的玉强,一见急了,拿起镐头冲了出来,杨老师立即上前死死地抱住他,彩云也怕玉强再出事,一起把玉强拉回家中。
杨老师对玉强说:“遇事别冲动,上次多危险啊!怎么还没接受教训?这王老四和这几个愣小子个个心狠手辣,跟他们动手,非把你打残了不可!”
玉强气愤地说:“他们欺人太甚!”
杨老师道:“不就是一堵墙吗?王红兵身为大队干部,他整天看着你家的院墙砌到他家院子里,他看着肯定不舒服。”
彩云说:“这是公社周主任拍板定的,不能他说变就变。”
杨老师对彩云说:“我给你们讲一个典故,说得是康熙年间,安徽桐城张家和邻里吴家在宅基问题上发生了争执,张家的张英是大学士,家人写信向他求援。他在回信中附诗一首,曰:‘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这就是著名的六尺巷典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