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书屋

时光胶囊与青石板上的年轮 (1/4)

      老槐树下的泥土还带着新翻的湿润,林默蹲在时光胶囊的位置,用手指量着胶囊外壳到树干的距离——正好三步。江晚棠拿着小本子记下来:“明年打开时,就从这里挖,别碰伤树根。”她的笔尖在纸上划过,留下细细的墨痕,像在给时光打个结。

    “王老先生说,他年轻时送信,这棵树才到他肩膀。”林默摸着树干上斑驳的纹路,那里有个小小的刻痕,是父亲小时候量身高留下的,“现在都快两抱粗了。”

    江晚棠凑近看,刻痕旁边还有行歪歪扭扭的字:“林建军到此一游,1978年”。她突然笑了:“你父亲还挺调皮。”

    “大概是跟你爷爷学的。”林默想起王老先生讲的故事——江晚棠的爷爷年轻时总爬这棵树,往陈婆婆的院子里扔槐花,说是“给糕点添料”。

    两人正说着,阿明抱着摞旧书跑过来,额头上渗着汗:“林默哥,江晚棠姐,你们看我找到什么了!”书堆最上面是本相册,封面写着“红鲤巷小学1995届毕业照”,照片里的孩子们穿着蓝白校服,前排蹲着个戴红领巾的小男孩,眉眼像极了林默,旁边扎羊角辫的女孩,发间别着根桃木色的发卡。

    “是你和我!”江晚棠指着照片,指尖微微发颤。照片里的林默正偷偷往她手里塞颗糖,糖纸在阳光下闪着金箔的光;而她的发卡歪在一边,显然是爬树时勾到了树枝。

    “那天放学后,你把发卡弄丢了,哭了好久。”林默的记忆突然清晰起来,“我用零花钱给你买了新的,你却说是‘盗版’,非要找原来那根。”

    “因为那是我奶奶用桃木簪的边角料做的。”江晚棠摸着照片里的发卡,突然想起什么,从包里掏出个小铁盒,里面装着根褪色的桃木发卡,边角磨损得厉害,“后来在老槐树的树洞里找到了,一直收着。”

    林默看着发卡,又看了看照片,突然觉得时光像条绕圈的河——有些东西看似丢了,其实只是藏在了某个角落,等你回头时,它就在那里,带着旧时光的温度。

    下午的“红鲤故事会”轮到林默主讲。他抱着太阿剑鞘的仿制品站在长桌前,街坊们搬着小板凳围过来,孩子们坐在最前排,眼睛亮晶晶的。

    “这把剑鞘,藏着红鲤巷最久的故事。”林默的声音穿过书坊的窗棂,落在青石板上,“七十多年前,有位叫林玄山的先生,用它封印了会伤害街坊的‘裂缝’;三十年前,他的儿子林建军,用它保护了被苏家欺负的邻居;而现在,它躺在博物馆的玻璃柜里,不是因为它有多厉害,是因为它记着所有人的勇气。”

    他指着鞘身的寒梅纹:“大家看这花瓣,每一片都对应着红鲤巷的一户人家——陈婆婆家的糖糕香,张爷爷家的煤炉暖,苏妄生家的悔过书,还有江晚棠奶奶绣的雏菊……”

    孩子们突然举起手:“那我们呢?我们的名字在哪里?”

    林默笑了,从口袋里掏出串钥匙,是“鲤声书坊”的新钥匙,钥匙扣是片桃木,上面刻着每个孩子的小名:“在这里。因为故事不是刻在木头里的,是记在心里的。等你们长大了,也会有自己的‘剑鞘’,可能是支笔,可能是把铁锹,也可能是颗愿意帮别人的心。”

    故事会结束时,夕阳把老槐树的影子拉得很长。王老先生拄着拐杖,慢慢走到林默身边:“你父亲要是看见现在的红鲤巷,该多高兴。”他从邮包里掏出个信封,“这是最后一封没送出去的信,是你奶奶写给你父亲的,当年他在外地打工,没等到就……”

    信封上的邮票是1999年的,盖着“红鲤巷”的邮戳。林默拆开时,信纸已经薄得像蝉翼,上面的字迹娟秀:“建军,巷口的石榴树结果了,等你回来摘。默儿今天学会了写‘家’字,说要写给爸爸看……”

    江晚棠轻轻按住他的手,指尖的温度透过皮肤传过来。林默深吸一口气,把信纸折好,放进时光胶囊旁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推荐小说:
咸鱼娇妾一勾手,薄情王爷变成狗 锦绣囚笼:民国千金的伦理迷局 民初茅山正统之玄阴僵鬼 一气吞天地 玄门正宗,我有超神级天赋 剑来:开局陈平安送我龙王篓 吞天圣帝 七零胖知青:靠助农系统致富强国 高武我的系统太抽象了! 咸鱼公主和她的内卷侍女
相关推荐:
带全班穿书后,靠科举权倾朝野 咸鱼娇妾一勾手,薄情王爷变成狗 锦绣囚笼:民国千金的伦理迷局 民初茅山正统之玄阴僵鬼 玄门正宗,我有超神级天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