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1章 新约,新局 (8/9)
再定剑约?唉,我看哪,是要以命博国运了……”
他说着摇头叹息,引得一众百姓皆神色惴惴。
茶摊后,一位穿青布短衫的年轻人悄声嘀咕:“我倒觉得,陛下此举,不是逞勇,而是……有他的算计吧?”
旁边老者顿时一眼横过来:“你懂什么?你还是去搬柴吧,天下之事,是咱们能猜得透的?”
——
南门香市,烟火缭绕,人潮如织。
女子们三五成群,谈论着剑约之事。
“听说了吗?陛下要亲自比剑了!”
“哎呀,那可是三十年未败的秦老宗师啊!怎么比啊?”
“可不是嘛,宫里有个婢女和我婶子是远亲,说昨儿早朝上,所有大臣都跪求陛下别亲自上场,可陛下一意孤行……”
“可听说……陛下武功不错的!”
“武功再好也不行啊,咱们是大尧子民,万一咱们皇上有个好歹,谁来镇国安邦?”
女子们一边拈香,一边神色不安。
更多的香客则已纷纷跪地,在神像前长拜不已。
他们不懂剑,也不懂朝局,但他们懂得——
比剑之事,牵一发而动全身。
若皇帝输了,不仅是皇权的损落,更是整座大尧的脸面与民心!
——
西巷,市井小塾之中。
塾师已无心讲课,满脸愁容地捋着胡须,望着窗外春光,神色怔怔。
几个年幼的学童却凑在一起叽叽喳喳:
“我爹说,那秦老头一剑能劈山!”
“呸,我爷爷说,咱们皇帝是甲子魁首,文武双全!”
“那你们说,到时候谁赢?”
一阵沉默。
最终,那个穿青色衣袍、名唤小言的小孩忽然道:“我觉得,咱们陛下会赢。”
“为啥?”
“因为……他是我们大尧的天子啊。”
——
坊间舆论如潮,一日之间,朝野皆动,市井如焚。
文人议者纷纷撰文,刊于街坊墙角或小报之上——
有称“天子用兵于国,不宜亲冒锋芒”,主张让六部堂主或兵部尚将代为出战;
也有言“天子御剑,是为正统威仪之彰”,言必称‘浩然’、‘气节’、‘盛世雄主’,引得无数书生拍案叫好;
更有名士私下称:“陛下此行,不只是一场剑斗,更是一场权威与传统的正面对决!”
“此剑若胜,则新朝天命自成,百官百姓再无异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