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权谋暗涌惊市井 (2/3)
脸,“朝廷赐下御令,便是王法。江湖人若想在大乾立足,便该懂『顺天者昌』的道理。”
他袖中甩出一卷黄纸,正是女帝的圣旨,“即日起,玄清门弟子随神机营调遣,清剿青鳞会余孽,谁敢抗命……”
玄清真人之所以如此配合朝廷,一来念及玄清门与女帝的渊源——玄清门背靠的“梦澜宗”,正是女帝师尊所在的隐世大宗。
当年女帝登基前,曾被梦澜宗宗主苏澜月收为弟子,悉心指点五载。师尊苏澜月亲授她《云渊剑诀》,那柄从不离身的“清月剑”,便取自梦澜宗铸剑阁藏了百年的玄铁,经宗主亲手锻造而成。
二来也知大乾王朝与江湖命脉相连,青鳞会勾连外敌觊觎边疆,若放任这群乱党割裂山河,纵是梦澜宗庇佑,玄清门数十万弟子也终将卷入“覆巢之下无完卵”的危局。
他指尖摩挲着袖口的「御赐云纹」,银线绣就的云纹暗合梦澜宗“云行雨施”的道韵——这是女帝特意命人按宗门纹路绣制,既是皇恩,亦是对“梦澜宗庇佑玄清门”的默许。
望向演武场上翻飞的剑影,弟子们腕间的“云纹剑印”与他腰间的梦澜宗令牌遥相呼应,忽然想起师尊临闭关前的叮嘱:“江湖与朝堂,从来不是水火。你持玄清门剑,当知‘护国安民’便是宗门‘隐而不绝’的真意。”
如今玄清门能以江湖宗门之身领朝廷密令,靠的正是梦澜宗数万年积淀的底蕴——那藏于云雾深处的山门,至今仍有“云渊剑阵”守护,阵中每块石碑都刻着历代宗主与历代王朝帝王的“共战铭文”。
而玄清门作为梦澜宗在世俗的“剑刃”,三十余万弟子皆修梦澜宗基础心法,“淬体三品”不过是入门门槛,更有千余“清霄剑主”能引动天地灵力,论单打独斗可斩江湖巨寇,论排兵布阵亦能与神机营火器阵相辅相成。
风吹过演武场,带起他广袖上的云纹翻飞。玄清真人忽然笑了——女帝借玄清门平乱,何尝不是借梦澜宗的“隐世威”稳朝堂;而他率弟子应召,既是奉宗门“护苍生”之训,亦知唯有让大乾王朝这方“棋盘”安稳,梦澜宗的“大道”才能在世俗间悄然传续。
指尖轻叩腰间清月剑——当年师尊赠剑时说“剑有双刃,一斩妖邪,一护人间”,此刻望着弟子们眼中的坚毅,他忽然懂了:这一次,便是用玄清门的剑,为“江湖与朝堂”斩出一条共生之路的时候了。
“抗命的如何?”另一个声音响起,是三弟子苏明雪。她握着剑柄的手发白,“师父可知,临安城的百姓被官兵驱赶,说是『替青鳞会通风报信』?我们玄清门向来以『护民』为旨,如今却要帮着朝廷欺压百姓,这和邪道有何分别?”
演武场上一片哗然。玄清真人看着弟子们交头接耳,忽然想起二十年前,自己还是个江湖浪子,因见官兵欺压百姓,一怒之下拔剑杀人,是前任掌门将他带入玄清门,教他「江湖虽远,亦需守道」。
可如今,他握着御赐令牌,却觉得这令牌比剑还重——重到压得他看不清,所谓「正道」,究竟是守江湖的道,还是守朝廷的规。
“掌门师兄,陛下的旨意不可违。”
二师弟周明远上前半步,袖口的「玄清云纹」随动作轻晃,指尖悄悄扯了扯玄清真人广袖——这是师门内“事有隐秘”的暗号。
他压低声音,目光扫过演武场角落装作练剑的灰衣人,那是神机营安插的暗桩,“神机营的人盯着咱们三日了,昨夜我还听说,晋王麾下的‘暗影堂’已收买了江湖三成镖局,咱们玄清门在青州的分舵……最近总有人打听弟子调派的动向。”
他没说完,却见玄清真人指尖摩挲着腰间梦澜宗令牌的动作一顿——晋王与另一位藩王明面上尊女帝为正统,私下却各蓄甲兵,尤其是晋王,借江湖势力渗透州郡,连玄清门在江南的商路都被暗中使了绊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