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迷局 (4/5)
br /> 但是,对于啃下旅大这种经营了数十年的、乌龟壳一样的现代化要塞群,光靠轰炸,尤其是我们现在的轰炸,是远远不够的。”
他转过身,目光锐利:
“原因有三。”
“第一,炸弹威力不足。
我们目前航空炸弹的主流是100公斤、250公斤级别的瞬时高爆弹,装药量有限。
对于日军那些混凝土厚度超过一米、甚至数米,深埋地下或山体中的永备工事、指挥所、弹药库,这种炸弹就像挠痒痒。
往往只能一触即爆,只能炸毁表面结构,难以穿透核心。”
“第二,轰炸精度问题。
飞机在高速飞行中投弹,受气流、能见度、防空火力影响,精度远不如地面直瞄或间瞄的重炮。
要确保摧毁一个关键堡垒,可能需要出动数百架次轰炸机投下上千枚炸弹,效率低,成本高,且难以保证效果。
重炮则可以在前沿观测员引导下,进行精确的、持续的打击同一薄弱点,直到目标被彻底摧毁。”
“第三,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减少步兵伤亡。”
张汉钦的声音低沉下来,
“如果没有这些重炮开路,纯粹依靠步兵在机枪、迫击炮、狙击手的火力下,去冲击那些明碉暗堡、铁丝网、雷区……
邻葛兄,你可以想象一下。
要攻克5000名陷入绝境的日军据守的旅大要塞,我们需要填进去多少兄弟的性命?
初步推演,最保守的估计,也要付出1.5万到3万人的伤亡代价。
就这还极可能是惨胜,打残我们几个主力师,后续战略完全无法展开。”
他重重地拍了一下地图:
“所以,这120门重炮,不是浪费,是买命钱!
是用钢铁和金钱,最大限度地换取我们士兵的生命!
我要的是以最小的代价、最彻底的摧毁,拿下旅大,而不是一场尸山血海的‘惨胜’!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迅速腾出手来,应对接下来必然到来的、更大规模的挑战。”
杨宇霆听完,长叹一声,由衷赞道:
“深谋远虑,爱兵如子。
汉钦,我服了。
确实,这笔钱花得值!
只是想到江潮会和我们筹集到的海量资金,能在东北换来如此多的飞机大炮。
不禁感慨,南京那边,常委员长把这些钱都花到哪里去了?
莫非真如传闻所说,在纽约、伦敦、洛杉矶等欧美国家大肆购置房产地产资产了?”
张汉钦冷笑一声:
“他如何挥霍,已与我等无关。我们的每一分钱,都要用在刀刃上,铸成保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