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万流归奉 (3/6)
sp;李文澜点点头,思绪万千。
他十六岁下南洋,从橡胶园苦力做到如今拥有多家工厂的侨领,历经沧桑,对祖国的感情复杂而深沉。
去年他曾在南京受到常委员长接见,但对那个政府的效率和廉洁程度深感失望。
这次北上,他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想看看这个能全歼日寇的东北政权,究竟有何不同。
\"呜——\"
汽笛长鸣,\"海亨\"号缓缓驶入营口港。
李文澜惊讶地发现,这个东北的港口与他想象的完全不同。
码头上起重机林立,货轮云集,工人们穿着统一的工作服,正在有条不紊地装卸货物。
他甚至还看到一艘美孚石油公司的油轮正在卸货。
更让他惊讶的是接待流程。船刚靠岸,一队身着白色制服的检疫人员就登船进行健康检查,效率之高令他咋舌:
\"在南洋,这等检查至少要半天时间。\"
通关手续更是简便快捷,工作人员礼貌专业,完全没有索要\"好处费\"的暗示。
出口处,明显的\"会议代表接待处\"指示牌下,工作人员核验身份后,立即安排他们登上专列火车。
\"这就是东北的效率吗?\"
李文澜暗自惊叹。
列车沿着南满铁路北上,窗外的景色逐渐变化。
广袤的辽河平原上,庄稼长势喜人,远处可见正在兴建的工厂厂房,高耸的烟囱冒着白烟。
铁路沿线,每隔一段就有士兵站岗执勤,见到专列纷纷立正敬礼。
\"看来张汉钦司令对这条交通线十分重视。\"
李文澜对随行秘书说。
秘书点头称是:
\"听说少帅下了死命令,必须确保会议代表往返安全万无一失。\"
当列车终于抵达奉天站时,李文澜看到月台上迎接的人群中,竟然有外交名流顾维钧的身影。
这位曾任北洋政府总理的著名外交家,如今是东北政务委员会的外交顾问。
\"李先生,一路辛苦。\"
顾维钧快步上前,与李文澜亲切握手,
\"少帅本欲亲来迎接,因筹备会议抽不开身,特派我前来,望您海涵。\"
李文澜连称不敢当。
在前往宾馆的车上,顾维钧向他简要介绍了奉天近期的建设成就,言谈间充满信心:
\"少帅常说,建设新东北不是一句空话,而是要落在实处。李先生这几日可随处看看。\"
————————————
与此同时,在奉天城西的公路检查站,另一幕正在上演。
粤军代表李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