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救国宣言 (2/4)
; 临时搭建的主席台庄重肃穆,四周东北边防军将士持枪肃立,军容严整。
台下,人山人海。
东北各界代表、工商巨子、学界泰斗、青年学生、市民群众,以及早已云集奉天的全国各地报社记者,更有众多身着各地服饰、眼神中充满期盼与审视的关内各界代表、各地军政势力驻奉天办事处人员,翘首以盼。
军乐队奏响庄严的乐曲。
于右任、林森、邵力子三老,在张汉钦、张作相、杨宇霆等东北军政要员的陪同下,缓步登上主席台。
于右任手持一份厚重的文书,步履沉稳,目光如炬。
林森、邵力子分立两侧,面色凝重而坚毅。
张汉钦则身着戎装,退后半步,姿态恭敬,将舞台完全让予三位为国奔走的老人。
全场瞬间安静下来,只有秋风拂过旗帜的猎猎之声。
于右任走到话筒前,目光扫过台下万千民众,深吸一口气,那苍老而浑厚的声音通过扩音器,清晰地传遍广场的每一个角落:
“全国同胞们!各界父老兄弟们!”
“今日,我于右任,偕林森、邵力子二位先生,怀着一颗沉痛而又充满希望之心,于此东北奉天,向全国四万万同胞,宣读一份关乎我华夏生死存亡之《救国宣言》!”
话音未落,台下已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久久不息。
于右任展开文书,声若洪钟,一字一句,叩击着每个人的心扉:
《救国宣言》
(民国十九年九月一日于奉天)
全国各党政军机关、各法团、各学校、各报馆并转全国同胞公鉴:
天祸华夏,变乱相寻。自先总理孙先生逝世,本党领导之变革事业,本应继往开来,奠国家于磐石之安,登百姓于衽席之上。
然痛心疾首者,南京当局主政以来,背弃总理遗训,独裁专制,罔顾民生;
对外屈膝妥协,纵容日寇,致有辽阳刘家窝棚之惨案、花园口之侵略,国权沦丧,尊严扫地;
对内排除异己,囚禁元老,镇压舆论,践踏法治,制造白色恐怖,竟有‘七二五’骇人听闻之狱!
其倒行逆施,已完全丧失代表我党我国之资格与能力!
当此寇深祸亟、国将不国之秋,我辈追随总理变革之遗老,不忍见锦绣河山断送于独夫民贼之手,不忍见四万万同胞沉沦于水深火热之中!
幸天不亡华,东北一隅,犹存正气。
张汉钦司令秉承父志,领导东北军民,奋起抗倭,花园口一役,歼敌数万,扬我国威,雪我国耻!
其治下之东北,政治力求清明,吏治整肃;
经济日见繁荣,实业振兴;
教育普及推进,人才辈出;
民生得以休养,社会安定。
此非虚言,乃我三人亲眼所见,亲身体验之事实!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