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一章 首战即决战! (3/4)
州,最大阻碍便是伪唐皇甫晖部,此人乃中原悍将,投奔江南之后,受到重用,他的本事毋庸置疑。当以一路强军,直趋滁州,与那皇甫晖正面决战!”
“李璟懦弱多疑,其宠信的陈觉、冯延巳之辈,弄权于内,畏威于外,只求安享富贵,不思进取。伪唐国内,论起军阵战事的经验,能与皇甫晖比肩的甚少。一旦将其击溃,于伪唐军心有莫大的影响。”
他停顿一下,加重语气:“这正是我军扭转地利不足的良机!唐军以水网分割我军,使我陆战优势难展。我则以主力精兵一部急趋其心腹之地,迫使其离开水网、要塞,入我陆战之瓮!”
“大军奔袭,粮道虽长,却可令余部提供侧翼牵制,由水陆两路短距接济,较之远从寿州一线运输,更近便利。若能得水军配合袭扰牵制淮河下游唐军水师,则胜算更大。”
“制敌于出其不意,反常理而行之,专攻其兵力雄厚之东线。李璟必想不到我军敢孤军直插他东都腹地!”
“一旦我铁骑神兵突至扬州城下,兵锋威胁伪都金陵,李璟必然震恐万分!其江北防线核心即在金陵左近。”
“届时,他唯有三个选择:其一,拼尽全力,抽调江北各州重兵,东援扬州!但此举必将使寿州以西及沿淮一线唐军兵力大大空虚。”
“其二,仓促调集拱卫金陵的主力禁军北上救援。其三,弃扬州而固守金陵。无论哪种选择,都将迫使其主力脱离坚城壁垒和预设水网工事,与我军于广阔的江北平原决战,或造成其防线的巨大破绽与混乱!”
说到这里,李奕咽了下唾沫,只觉得口干舌燥,但他还是没有停下。
“强逼江南之时,亦可驱虎吞狼,分其兵势!”
他手指点在地图东南角的常州,“伪唐今非但困于江北,其心腹之地江南亦不平静!吴越王钱弘俶,陛下诏其协助伐唐,其虽首鼠两端,然前番已然出兵围攻常州晋陵!此乃天赐良机,不可不加以利用!”
“当再遣能言善辩之使臣,急赴杭州,重赏厚爵,晓以利害,督其加大力度猛攻常州!常州毗邻润州,扼守江南运河,距金陵亦不过咫尺之遥。钱弘俶攻势愈猛,李璟则愈加腹背受敌,其分驻于江南的有限兵力,必被牢牢牵制在常州、润州一线。”
“此外,南平高氏虽畏缩不前,但亦当设法使其在鄂西稍作佯动,牵制伪唐鄂州何敬洙部分兵力。”
“同时,遣两路偏军进逼西南边的鄂、舒等州,但无须急着攻城,一旦等到伪唐精锐被我军击溃,李璟再无反手之力,此四州军民定不敢再有抵抗之心,必能兵不血刃拿下!”
李奕慷慨陈词完毕,殿中一时陷入奇异的寂静,针落可闻。
文臣们大都惊疑不定,觉得此策太过行险,这种孤注一掷的战法,有些不太明智。
李奕见状,向皇帝躬身行礼,补充道:“臣之策,全在一个‘险’字,亦在一个‘快’字!以滁州为进攻的锚点,以威逼扬州、金陵为核心,迫使伪唐不得不与我军硬碰硬。我军各部全力押上,以破釜沉舟之势进逼,虽有不小的风险,但想要速战速决,唯有险中求胜。”
“赌的就是李璟无决死之心,赌的就是伪唐中枢腐化无能!我军若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集结精锐猛攻一点,形成泰山压顶之势,其内部必自溃!此正合‘首战即决战,一战定乾坤’之精义!一战摧其胆魄,瓦解其根基!”
宰相王溥发问道:“李都使如何能保证,我军精锐尽出,伪唐李璟一定会俯首称臣?”
他这话说的比较委婉,但实际是在担心有失败的可能。
因为这么冒进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