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书屋

第四百二十一章 乌云笼罩 (2/3)

/>    长孙无忌瞅了萧瑀一眼,续道:“吾舍弃一个儿子,能够保得关陇数年之内依旧团结如初,这已是长孙家的底线,吾之二郎不能白死,长孙家也不能丢弃关陇领袖之地位,宋国公知吾之脾性,为达目的,断然不择手段。是敌是友,宋国公一言而决,吾静候佳音。”

    言罢,他缓缓起身,略微拱手施礼,向堂外走去。

    萧瑀亦即起身将其送到门口,看着长孙无忌的背影消失在府门,不禁抬起头注视着阴沉的天空,看着低垂如铅的云层,心绪犹如这缠绵的雨幕一般纷乱。

    *****

    这一场雨连着下了数天,致使关中数条河流水位上涨,不过堤坝牢固河道通畅,倒是并未造成水患。

    雨停之后,又是一连数日阳光普照,秋高气爽,田里的稻谷被沉甸甸的穗子压弯了腰,漫山遍野黄澄澄金灿灿,映得关中百姓笑逐颜开,八百里秦川荡漾着丰收的喜悦。

    距离秋收还有几天,京兆尹以及各个下辖州县都已经做好了准备,京兆尹不停的下发行文至各处县衙,严令秋收期间各地方官要保障秋收的顺利进行,协调车辆、人手帮助辖区之内的鳏寡孤独亦或是贫寒伤残之家,万勿使得误了秋收,导致这些家庭杜绝不能承受之损失。

    卫戍京畿的各个军卫更是将精锐兵卒派遣至驻地附近的县衙,确保秋收期间各地的治安平稳,绝对不能出现聚众生事、斗殴骚乱等等恶劣事件。

    古往今来,秋收都是一年当中的重中之重,这期间朝廷上下都要力保天下各地局势平稳。

    民以食为天,若是天灾人祸导致秋收减产甚至绝产,所产生的后果不堪设想,轻则百姓哗变局势糜烂,重则烽烟四起改朝换代。

    没有饭吃的老百姓再不是唯唯诺诺任人奴役的良民,啸聚生事揭竿而起,眨眼间就能变成噬人血肉无所畏惧的猛兽!

    即便是最贪婪的官吏,亦不敢在秋收之时弄出什么幺蛾子,否则中秋前后便从长安出发遍及天下的监察御史会狠狠的治其一个“祸国殃民”之罪,再是深厚的背景家世,也难逃大理寺复审之后勾决!

    自李二陛下而始,整个帝国中枢对于祸乱秋收之徒的态度唯有一个,那就是零容忍!

    ……

    天下各处已经做好了秋收的准备,由南往北,随着气候由热渐凉,南方的秋收已经开始,北方也已经迫在眉睫。

    这时长安城内正有一场盛事,李二陛下最幼小的公主、文德皇后的嫡出的衡山公主,下嫁郑国公魏徵之长子魏叔玉,礼聘即成,普天同庆。

    李二陛下的威望日益深重,当年有关于“杀兄弑弟、逆而篡取”的恶名随着这些年勤于政务、励精图治而渐渐淡化消散,老百姓感念日子越过越好,吏治清明安居乐业,再也懒得去管皇帝的个人品质是否优良,只要能够让大家过上好日子,那就是好皇帝。

    而魏徵素来以刚正不阿、直言犯谏闻名天下,民间对其极为拥戴,认为这是千古少有的诤臣,虽然已经过世,却依旧对这桩婚事报以极大的热情以及诚挚的祝福。

    九月十三这一天,整个长安城张灯结彩,一大早便有无数百姓涌入城中等待观礼,京兆府、兵部出动数千悍卒遍及长安城内各处角落维持治安,街上行人摩肩擦踵,多处街巷堵得水泄不通。

    李二陛下一身明黄色龙袍,挽着衡山公主的手将她送到承天门下,搀扶着她登上婚车,目送着自己最小的女儿走出承天门,嫁做他人妇,心里放佛放下一块大石,又好似空落落虚无飘荡,扬起头看着高大巍峨的城门楼上那一方天空,自己对文德皇后的承诺又完成了一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推荐小说:
五灵:缘起 机长先生,雷雨请绕飞 玄幻,我靠作死成就大道至尊 带着异火去异世大陆 雨中听剑鸣 抗战雄鹰,开局就抢鬼子战斗机 我在秦时做丞相 魔门圣女怀身孕,爹是百岁老杂役? 成为术士的我选择去当圣骑! 横刀向前
相关推荐:
谍战:开局偷听心声,识破日谍 你一小黄毛,咋就族谱单开了? 谍战:我能看见情报价值 顶替我高考状元?我扛匾跪军区 这个民国不好混